文档详情

关于传媒生产要素配置和生产力发展研究.doc

发布:2018-09-24约1.93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关于传媒生产要素配置和生产力发展研究 关于传媒生产要素配置和生产力发展研究 [论文关键词] 传媒生产力;物质生产力;有效配置;传媒体制   [论文摘要] 传媒生产力是客观存在的。它是劳动过程中人的因素、物质因素和信息因素相互结合和共同作用,生产传媒产品的总体的能力。发展传媒生产力需要深化传媒体制改革,通过传媒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和有效流动来提高传媒生产力。      一、传媒生产力与物质生产力的关系   传媒产品也是一种劳动产品,是人们运用劳动资料将劳动传导到劳动对象(即信息)上去以影响和改变信息的形态和效用而生产出来的。物质生产力,是指人们运用劳动资料,将劳动传导到劳动对象上去以影响和改变自然物质的形态的物或物的综合体,生产出满足人的需求和欲望的物质产品的能力。传媒产品具有满足人的需求和欲望的能力,不同于物质产品的地方是它满足人的心理上的需要,而不像物质产品那样满足人的生理上的需要。   传媒生产力由传媒产品制作过程中所使用的劳动资料、信息资料和具有传媒技能和制作经验并使用劳动资料实现传媒产品生产的劳动者构成。劳动资料如摄像机、计算机等在传媒生产力的诸因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传播者用来把自己的传播活动传导到劳动对象上去以影响和改变信息资料的形态和效用的物或物的综合体。信息资料的质和量对生产出来的传媒产品的效用或使用价值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被采访的对象不同,信息资料的质和量就不完全一样,依据被采访对象的信息而撰写的报道就会有不同的效果,也就是有不同的效用或使用价值。传播劳动者是传媒生产力诸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要素,它在传媒产品生产过程中占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对于物质生产力来说,人的因素如果被认为是生产过程中的主体,有特殊重要地位的话,那么对于传媒生产力来说,因为传媒产品是智力劳动投入为主的产品,它在传媒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地位也就更为重要了。   传媒生产力同物质生产力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其对立面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劳动者的素质不完全一样。传媒生产力中的劳动者主要是智力劳动者,而物质生产力中的劳动者尽管也有智力劳动者,但不如传媒生产力中智力劳动者的比重大。(2)劳动资料的内容不完全一样。传媒生产力中的劳动资料主要是摄像机、计算机、录音机之类,而物质生产力中的劳动资料却是机器设备。 (3)劳动对象的性质不完全一样。传媒生产力中的劳动对象主要是信息,物质生产力中的劳动对象尽管也有信息内容,但不是劳动对象的主要内容。 (4)生产力体现出来的能力不完全一样。物质生产力是指生产物质产品的能力,传媒生产力是指生产传媒产品的能力。传媒生产力和物质生产力是统一的,其二者的构成要素具有共同之处,二者是一种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关系。无论是物质生产力还是传媒生产力,都不能离开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种构成要素,三者缺一,都不能形成生产力。      二、有效配置传媒生产要素,发展传媒生产力   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条件下,传媒产品只是被作为舆论宣传工具,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传媒产品不仅具有政治属性,而且也有经济属性。因为它有经济属性,传媒产品被作为商品进行生产和交换,传媒企业从而有利润最大化的追求。不只是传媒产品,就是传媒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也被作为商品进行生产和交换。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在传媒产品价格、劳动力价格、劳动资料价格和劳动对象价格由市场决定的条件下,传媒企业唯~能够做到的就是利用传媒生产要素的可替代性,通过有效配置的方式,实现传媒产品生产成本的最小化。从发展传媒生产力的角度而言,就是通过对传媒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实现传媒产品的产量最大化。   依据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在生产力构成要素价格和生产成本一定的条件下,将传媒生产要素一一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配置在单位货币购买的劳动力边际产量、劳动资料边际产量和劳动对象边际产量相等的数量组合水平上,就可以实现传媒产品产量的最大化。如果单位货币购买的劳动力边际产量小于劳动资料边际产量,那么就可以通过减少劳动力的购买量和增加劳动资料的购买量的方式,来提高传媒产品的产量。传媒生产力是从事传媒生产的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结合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提高传媒产品的整体的能力。传媒产品产量的大小是衡量传媒生产能力的重要指标。传媒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能够实现传媒产品产量的最大化,就意味着传媒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所以,传媒企业为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的而从事的有效配置生产要素的活动,能够发展传媒生产力。传媒企业有意识地追求利润最大化,其看似自利的活动却在客观上达到了促进传媒生产力发展的目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