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调研报告资料.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关于加快推进XX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考
【摘 要】本文通过对XX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尤其是现阶段存在的农民意识差、组织能力弱、抗风险能力低和精深加工不够等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后,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转变意识、强化保障、加强指导、培育龙头、防控风险等对策措施。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 农业品牌 组织化 抗风险能力
一、农业产业化发展概况
XX县地处 省,是典型的丘陵农业大县,同时也是全省唯一的历史文化名城。作为盆地浅丘地区,气候、雨量、土质适宜各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长。近年来,以优质粮油、生猪、药材等为主的特色产业有了较大发展,农产品加工和农业产业化水平得到了提高,农产品质量、效益得到了提升,农民收入渠道得到了扩展。到2014年,全县实现农业增加值亿元,增%;农民人均纯收入元,增长%。全县流转土地万亩,累计建成优质农产品基地个、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提质扩面后万亩核心区基本形成。粮食生产实现“七连增”,再次被表彰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XX基地建设加快推进,种植面积达万亩。新增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户、专业合作社个。
二、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县农业产业化基本还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收到了一些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民的意识差。受长期以来的小农经济意识影响,很多农民还处在“种什么卖什么,人人都种人人都卖”的阶段,没有产品更新意识,不敢创新,怕担风险。甚至还有些人安于现状,沉迷于现实,“等、靠、要”的依赖思想还较为严重,导致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相对缓慢。
二是组织能力比较弱。目前,我县农业生产仍以小规模农户经营为主,农业产业化、组织化程度不高,与发达地区相比,我县的农产品商品率还存在较大差距。既有产量上的原因,也有品质上的原因。同时,虽然全县也建立了一批以水果、蔬菜种植和生猪、水产品养殖等为主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但其中有不少只是挂了一个牌子,没有经济实力、没有专业人员、甚至没有基本的办公场地和设备。一些合作社看不清自己有无优势,不知道市场有无需求,只会鼓励社员种养,但在产供销各个环节无法真正地为社员和农户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必需的技术指导和良好的销售渠道,最后不是种不好养不好,就是种出来养出来的农产品卖不出去,既严重挫伤了社员和农户的积极性,又影响了自身的发展。
三是抗风险能力不强。一方面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整体相对较差。虽然近年来我县通过支农资金整合、小型农田水利、现代农业等项目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得到了一定改善,但这些项目全部集中在交通条件好、基础比较完善的地方“锦上添花”,而相对偏远的地方农田基础设施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一些半山坡地缺乏水源,靠天吃饭,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难以满足农业产业化的规模发展。另一方面农民自身抗风险能力差。很多农民长期以来都是自给自足,家庭收入不高,经济实力不强,他们宁愿外出务工也不愿意冒险发展农业产业。另外,农业风险防控机制不健全,农民发展产业中出现风险该如何应对,目前也还没有完善的体制和办法。
四是农产品精深加工欠缺。我县虽然有汇源、多多、鸿展等多家龙头企业,但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品牌较少,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影响了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XX县的加工农产品资源较为丰富,但农产品综合利用深度不够,附加值较低,关联产业不够发达,对农业的带动作用较弱。
三、对策建议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农业生产的科学性,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必由之路。针对我县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建议重点抓好九个方面。
(一)抓群众意识转变。
一要加强引导。相关部门和乡镇要切实转变工作思路,作好市场调查、资源调查,制订出适应本地优势的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并抓好试验示范,做好跟踪调查服务工作,及时总结经验,以点带面促进发展,防止一哄而起或一哄而下。二要政策开路。县、乡镇、村各级要利用各种会议、报纸、广播电视大力宣传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相关经验、相关事例、相关市场信息,指明目前农业的出路,从舆论上让农业产业化发展“热”起来。同时,要利用财政职能,制订相关农业产业优惠政策,激发农民投资热情和生产积极性,从政策上让农业产业化发展“亮”起来。三要抓好服务。要切实抓好示范项目建设,带着农民干,干给农民看。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也就是既要尊重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放手让农民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去实践,去创造,发挥主动性,不要包办代替;又要着重在引导和服务上多下功夫,用党的发展农村经济的各项政策,用各种市场信息来指导农民发展生产,避免盲目性和走弯路。
(二)抓项目资金保障。
一要抓项目争取。要针对当前各级各部门在项目争取上意识不强、主动性不够,效果差的实际,建立争取项目资金奖惩办法,激励各级各部门结合本部门实际,理清工作思路,充分利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