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学校素质教育实践指导3条案例.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南京市学校素质教育实践指导30条(案例)
?
1、课程超市
课程超市是为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在自主开发、建设丰富的校本课程的基础上,学校将三级课程一体化,为学生提供的多元化、有层次、可选择的课程体系。
课程超市根据学生不同的发展需要建立课程结构,通过科学的课程管理,以学校给学生“配餐”和学生自己“点菜”等方式,使每一位学生拥有一份个性化的课表,从而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
构建课程超市要根据培养目标,确定统领整个课程体系的理念;以课程理念为指导建立科学的课程结构;着力打造校本的核心课程,使其产生引领作用;依据可供资源,开发丰富的校本课程;建立系统的课程管理制度,科学地指导学生选择和参与课程,对课程质量进行适时监控和评估。
[实践案例]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是我国较早探索课程改革的学校。上世纪八十年代,该校开始分层次教学改革实验。本世纪初,该校已基本建立选修课、活动课、劳技课和社会实践课课程体系,形成多元化、可选择的课程结构。近几年来,该校为学生创设的课程超市,已形成以下课程版块:(1)德育课程;(2)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课程;(3)国际课程;(4)学业超常学生的发展课程;(5)网络课程;(6)其它课程。共计开设了130多门选修课,组建了30多个学生社团,并经常性开设“走近大师”专题讲座,为学生主动、生动、协调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2、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自行设计、“量身定做”的个性化课程。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拓展等方式,使国家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二是学校设计开发具有学校特色、可供学生选择、旨在促进学生发展的新课程。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为了提高课程的适应性,形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各自侧重的三级课程体系。建设校本课程建设,一要明晰学校教育理念、调查学生需求、分析学校资源、把握社区发展需求等;二要确定方案(目标与计划),包括确定校本课程总体目标、课程结构、科目、课程纲要;三要抓好组织和实施,包括选择安排知识或活动序列、班级规模、时间安排、资源分配、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等事项;四要关注评价与改善,涉及评价内容与方式、结果处理、改进建议等。
[实践案例]拉萨路小学以智慧教育理念为指导,开发《智慧园》校本课程。编写《智慧园》校本教材供1~6年级学生使用,其中有《智慧园》(课内·课外版),内容包括:“科学新视野”、“聪明动!动!动!”、“艺体大观园”、“时代少年”等栏目,联系学科内容又不拘泥于学科内容;活动突出探究性、趣味性、实践性和开放性。还编写《智慧园》(学校·社区版),以“智慧家园——拉萨路小学”、“大显身手——拉小文化”、“金陵溯源——拉小的社区”、“智慧殿堂——拉小社区的大学”、“健康童年——拉小社区的医院”为内容,将拉萨路小学的智慧教育和社区的资源结合起来,通过组织学生参观、调查、访问、探究、实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智慧的生长。该校重视校本课程的过程管理,确定双周的星期三下午2:40~3:40为“智慧园活动课”,并在全校范围内招聘合适的教师担任课程教师,然后根据教师专长确定承担的教学任务。每位教师每学期只研究和教学一个专题,学生轮流换班,以保证校本课程的质量。
?3、东庐“讲学稿”
东庐“讲学稿”是东庐中学师生教学中共用的一种文本,它既是教师的教案也是学生的学案,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化后的产物和“教学合一”的载体。
它改变了教师传统的备课模式,有效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既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又减少了教师的无效劳动,有利于提高教学实效、形成学生“问题意识”、增强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讲学稿”是集体备课的结晶。具体过程为:(1)教师提前疏通教材;(2)主备教师先行备课;(3)备课组备课,修改、审核,制成文稿;(4)提前将“讲学稿”发给学生,并课前检查完成情况,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5)师生共用“讲学稿”实施课堂教学。课后教师在“讲学稿”上填写“课后记”,用于下次集中备课交流。
学生使用“讲学稿”时要体现自觉性、主动性、独立性原则。根据“讲学稿”的提示,学生课前在“讲学稿”上标记疑难问题,并与同学交流;课堂上积极参与质疑和讨论,记录学习要点、方法、问题等;课后将“讲学稿”分类装订,随时复习和巩固。
“讲学稿”的运用,应注意做好两个结合:扣紧教材与课外拓展相结合,扣紧“讲学稿”与课堂有机生成相结合。
[实践案例]东庐中学原是一所薄弱乡村初中,1999年全面使用“讲学稿”,后又采取配套改革措施,实行“四不”、“一清”。即:不分快慢班、不在节假日补课、不设竞赛辅导班、不订教学辅导资料;每周用半天为学生做“周周清”辅导。这样,教师集中精力编制“讲学稿”,学生专心用好“讲学稿”。“深刻预习、活泼研习、精当补习”成为该校学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