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区域优势推进畜牧业产业化建设步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发挥区域优势推进畜牧业产业化建设步伐
饲料2008年第6经营与管理.117.
发挥区域优势推进畜牧业
产业化建设步伐
台青
(青海省河南县畜牧兽医站,青海河南)
实施畜牧业产业化是增加牧民收入的重要途
径,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推进新牧区
建设的必然要求.其实质就是将畜牧业生产,加工,
销售等环节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市场牵龙头,龙头
带基地,基地联牧户的形式,促进生产区域化,规模
化,专业化,管理规范化,服务社会化,把无序的贸工
牧,产加销有序地融为一体的经营体制.近年来,青
海河南县着力推进畜牧业产业化之路,取得了一定
的成效.
l地区概况
河南蒙古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南部.东临甘
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碌曲县,南临甘南藏族
自治州玛曲县,西南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
县和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毗连,背靠黄南藏族自
治州泽库县.境内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大部分地区
海拔在3500m以上,最高海拔4539m,最低海拔
3161m,高差1371m.县城东西长127.07km,南
北宽94.36km.区域土地总面积约69.97万hm,
其中可利用草场约60.87万hm.年平均气温
0.1~4.3℃,高原大陆性气候特点比较明显,春秋
时日短,四季不分明,无绝对无霜期.县辖4乡1
镇,39个牧委会,137个牧业合作社,牧业户5518
个,牧业人口2.9万人,其中劳动力1.4万人.
2006年全县农牧业总产值达到2.35亿元(比
“九五”末增加1.08亿元),牧业总产值2.07亿元,
牧业增加值达1.83亿元,占GDP的55.7,牧民
人均收入达2603.37元(其中牧业收入达2l18.91
元),比”九五”末增加957.58元.全县存栏各类牲
收稿日期:2008—02—12
畜79.6万头只(其中马l1738匹,牛头,羊
只,比”九五”末增加4.53万头只;牲畜总增
率达45.11,比”九五”末增加7.79;商品率达
42.47,比”九五”末增加6.15;出栏率达
47.69,比”九五”末增加5.75;母畜比例达
59.65;仔畜繁活率77.68;牲畜死亡率1.29,
比”九五”末降低1.52.畜产品产量持续增长,肉
类产量达到l1746t,比”九五”末增加902.39t;羊
毛产量186t,比”九五”末增加10.03t;牛奶产量
16319t,比”九五”末增加2443.89t.
2取得的成效
近几年来,我县畜牧业在县委,县政府及上级业
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得到了快速发展.
2.1有机畜牧业产业化工作
2006年县委,县政府根据我县草场资源和畜种
资源,提出了”发展有机畜牧业”的工作思路,以合理
调整牧业结构,增加牧业收入.2006年8月成立了
有机畜牧业开发中心和河南县三源蒙鑫有机畜产品
开发公司;本地特有畜种”苏呼欧拉羊”证明商标于
2006年8月由国家商标局正式受理;2006年10月
被列为全省第一个有机畜牧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委
托省兽药饲料监察所于2007年5月对我县土壤,水
质等进行了环境评价;北京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
中心为我县有机畜牧业生产基地进行了认证,于
2007年7月颁发了有机基地证书,是我国通过有机
认证的面积最大,参与有机养殖户最多,存栏牲畜最
多的有机畜牧业生产基地;2007年9月青海省绿草
源食品有限公司河南县分公司通过有机食品转换产
理
品认证.
2.2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
建成围栏草场约14.094万hm,占总面积的
23.15,暖棚2814栋,22.O7万IT1,已定居5431
户(其中标准定居房847栋),31.58万IT1,牧民人
均占有11.01IT1.
2.3生态建设
“九五”以来,累计生物防治地面鼠约60.29万
hm,草地毛虫约12.67万hm,人工弓箭捕杀地下
鼠19.63万hm,草地生态的保护和恢复工作取得
了阶段性的成绩.
2.4畜产品taT企业
2005年成立了青海省绿草源食品有限公司河
南县分公司,固定资产达918万元,厂房,冷库制冷
设备,牛羊联合屠宰生产线和污水处理设施以及各
种辅助设施齐全,具备牛羊肉精深加工能力.雪域
绿宝有限责任公司河南县分公司,于2005年开始兴
建,固定资产投资达658万元,建成后其主要产品为
奶酪及其它乳制品.
3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有利条件与制
约因素
3.1有利因素
(1)政策环境支持: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
河南县资源开发提供了机遇,河南县被列为青海省
第一个有机畜牧业产业化建设基地,各级政府对建
立有机畜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给予了大
力支持,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生态环境优良,发展有机畜产品前景广阔:
河南县远离大城市和工业污染,纯天然,无污染,无
公害,原生态是其最大特点,拥有亚洲一流的天然草
场,曾被联合国教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