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影视动画视听语言 第一章.ppt

发布:2019-04-23约6.2千字共5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 概述 一、关于动画视听语言 二、动画视听语言的发展 三、动画本质 四、动画视听语言的表现形式 一、关于动画视听语言 能指: 符号的表示成分 在狭义语言中能指是由有声形象构成的,它具有一个物质的实体——声音; 以单词“树”而言,在汉语中它是SHU的发音,在英语中它是“TREE”, 所指: 符号的被表示成分, 单词“树”的所指就是“树”的意义 “树”的符号不是实物的树本身,而是由人念出的“树”的发音在接受者脑海中产生的“树”的精神意象所共同形成的复合体。 能指与所指的关系 在狭义的语言符号中,能指与所指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固定的内在联系。 在各个不同民族的语言里,用以表示实物“树”的发音不仅不一样,而且“树”的文字也不一样。 能指与所指的关系是任意约定俗成的,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 (二)什么是视听语言 动画视听语言和文字语言、音乐语言一样,有语言元素和语法结构,是一个完整的语言体系。影像与声音是视听语言的语言元素,剪辑或蒙太奇是它的语法结构。 视听语言的基本规律 一 ,模仿人的视听感知经验(短路符号)。一个符号的能指和所指常常分裂,在视听中常常是一致的。房子就是房子,人就是人。 二,传播是单向的,(穿帮镜头) 三,视听语言中的元素与文字或词语语言系统中的元素是不同的。文字和词语有因素、语素、字词,而在视听中场景、灯光、音乐色彩要更复杂一些。 四,视听语言是一种创造性的语言,3d电影 ,动画电影 二、动画视听语言的发展 (一)静止画面的成像 1. 视觉暂留原理的发展 早在中国的古代,人们在娱乐活动中,就已经无意识地运用了视觉暂留的原理。人们大多在灯的各个面上绘制古代武将骑马的图画,而灯转动时看起来就好像几个人你追我赶一样,故名“走马灯”(如图1-4)。 (二)动画时代来临 1937年,迪斯尼公司制作了第一部美国动画长片《白雪公主》轰动世界(如图1-9)。在这部动画片的影响下,1941年万氏兄弟制作了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如图1-10)。 (三)动画的黄金时期 三、动画本质 (一)动画的物质性 (二)动画的美学层面 3. 综合性 动画片融合了空间艺术和时间艺术,吸收了音乐、美术、戏剧、雕塑、建筑、摄影、影视等诸多元素,通过相互吸收和相互融合,创造出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符合自身特点的独特艺术风格。 4. 抽象性 由于动画在画面表现上具有美术的特性,因此,创作者可以通过画面表现超过画面客观意义的主体感受和意趣,进而追求新的美学特征。一些实验性动画短片,就是依靠线条、图形、色彩、声音等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从而使动画片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如《平衡》 四、动画视听语言的表现形式 动画片在艺术形式上的发展突破了绘画性与平面性,在空间与形式表现上日趋丰满。 (一)平面动画 平面动画是最常见的动画表现形式,制作工艺简单,一直被电视电影动画广泛运用。在现阶段,已经由过去的传统手工绘制逐步转变成电脑软件绘制。作品很多,例如《米老鼠和唐老鸭》、《猫和老鼠》等(如图1-17)。 (二)水墨动画 (三)材质动画 (四)合成动画 (五)电脑动画 这部影片花了一年零四个月时间才绘制完成,他们组织的卡通班70多位学员都参加了绘制。片中体现了“全国人民联合对敌、争取抗战最后胜利”的隐喻意义,曾引起国内外广大观众的强烈反响。 1940年前后,迪斯尼公司制作了《小飞象》、《皮诺曹》、《幻想曲》等几部动画长片,成为这一时代制作水准最高的动画(如图1-11至图1-13)。 图1-11 选自动画片《小飞象》 图1-12 选自动画片《皮诺曹》 图1-13 选自动画片《幻想曲》 到了1960年代,已经探索出剪纸动画、真人动画、沙动画、玻璃绘制动画、黏土动画、玩偶动画、针幕动画等多种动画形式。 在传统动画几经浮沉之际,动画技术出现了革新,随着新的动画视听模式的逐步形成,数字技术也开始引入动画片的制作中了。 1989年,迪斯尼公司的动画长片《小美人鱼》成为他们最后一部用传统工艺制作的动画(如图1-14)。 图1-14 选自动画片《小美人鱼》 注:这是迪斯尼最后一部手工绘制和摄影机拍摄同时进行的动画片。该片用了上千种不同的颜色作为1 100幅背景画面,总共绘制超过百万张的图画。本片还开创了迪斯尼动画的第二黄金时代。原本已趋没落的百老汇歌舞片也因此在动画里找到新生命。 大批数字工作室成立了,著名的有皮克斯、PDI等。他们利用数字技术制作的动画片降低了制作成本,营造了更加美轮美奂的画面。1994年,《狮子王》成为迪斯尼公司有史以来最卖座的一部动画长片(如图1-15) 图1-15 选自动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