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十大安全目标管理培训.ppt
目标六应知应会(一)必要时重复检测标本或重新采样。对首次出现危急值的病人,操作者应在发现危急值后5分钟内与临床联系。住院病人联系病区护士,门诊病人联系病人。检查科室按危急值登记要求详细记录患者的姓名、门诊号(或住院号、科室、床号)、收样时间、出报告时间、检验结果(包括记录重复检测结果)、向临床报告时间、报告接受人员姓名和检查科室人员姓名等。目标六应知应会(二)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住院部临床科室护士接到检查科室危急值报告电话后,应将病人的姓名、住院号、检查项目和结果、接电话的时间、检查科室报告人员姓名、电话等记录在危急值报告电话后,应将病人的姓名、住院号、检查项目和结果、接电话的时间、检查科室报告人员姓名、电话等记录在危急值接受登记本或病情交接本上。临床科室需将接电话人员的姓名告知检查科室通知人员。接电话的护士作完记录后,复读给报告者,确认后必须即刻通知到一名相关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夜间或中午通知值班医生。根据医嘱积极处理并及时准确记录。护士:目标六应知应会讨论(三)医生:被通知的医生在护士的登记本上确认签字(?),注明签字时间( 精确到分钟)。医生接到危急值报告后,确认危急值是否与临床相符,并开具医嘱。如危急值与临床症状不符,重新留样进行复查。病区接到危急值电话报告后必须在半小时内完成上述流程。目标七: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伤害的发生主控部门:护理部相关支持配合部门:全院门诊部、住院部各科室护理管理单元支持配合定义:高危跌倒人群:住院患者经跌倒风险因子评估,总分=5分为跌倒高危病人,需加强防护措施。默认高危跌倒人群:凡入住ER(急诊监护室)、PICU(儿童重症监护室)。以下属于跌倒风险高危人群:年龄≥70岁,ICU、CCU、外科特护房患者及年龄≤14岁住院儿童,皆为高危跌倒患者;双目失明、白内障、青光眼、色盲等视觉异常疾病;躁狂、重度抑郁等精神异常疾病;六个月内有晕厥、黑朦、跌倒史或需要他人物品协助(如:卧床、步态不稳、失禁、入厕协助、尿频、腹泻者);认知异常或智力低下,无法知晓或无法表达;使用镇静药物、抗心律失常、扩管、利尿、降压、降糖、抗凝等药物;跌倒监控措施:对于跌倒安全高危人群,床头要挂“防跌倒”牌。对于跌倒高危人群要进行安全宣教,特殊病人每班交接,值班护士对此类病人加强巡视。年龄65岁者,晚间慎用镇静安眠药,使用安定、思诺思等镇静安眠药物时,要加强患者意识及活动的观察,并加强药物宣教。保持病人活动区域光线明亮,干燥清洁无障碍物,发现水迹要及时清理,清洁工清洁地面时放置醒目的防跌倒提示牌。易跌倒人群:必要时要求家属陪同。病人晚间睡前督促大小便,减少夜间反复起床次数,减少跌倒风险。患者发生跌倒后及时评估伤情并报医生处理,认真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防止意外事件发生。发生跌倒上报流程:跌倒事件发生后及时上报科室主任、科室护士长或值班医生,相关科室2小时内口头汇报护理部,特殊情况需即刻汇报;患者跌倒事件发生之24小时内,填写“意外事件上报表”,交至护理部并跟踪措施是否落实;当事件可能引起冲突、纠纷隐患,需及时上报医务科和分管院长。患者跌倒/坠床伤情认定制度添加标题患者一旦发生跌倒/坠床,发现者应立即通知值班医生;添加标题值班医生接到报告立即评估患者,评估生命体征、神志意识、肢体活动度、有无外伤指征;添加标题据评估情况选择适宜的辅助检查,必要时上报上级医生协助诊疗,或申请急会诊确定伤情程度;添加标题伤情一经确定,根据伤情程度选择合适有效的治疗措施,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转院治疗。添加标题监测添加标题护理部监控:跌倒、坠床监控率为100%,每月抽查各护理单元(询问病人、查阅病历、现场评估);添加标题对住院患者进行跌倒评估的检查,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分析,不断改进。添加标题培训培训对象:护士、医生、护工及后勤、保洁人员;培训形式:讲课、演示培训效果:护士掌握跌倒坠床风险评估及防范措施、跌倒坠床事件上报,监控管理制度、全院人员参与对高危患者的安全管理。需配合部门医疗:病情评估与宣教;在“病危通知书”上注明:患者为跌倒高危人群需留陪,请家属签名,医嘱开例“留陪”。总务器械科:器械科定期检查平车、床及刹车的功能、卫生间、照明设施、病床等的维修工作须在24h内完成、维修完的设备勿遗留在病区。护理部:院内检查患者,选用合适的工具(年龄大于70岁以上,必要时用轮椅送予检查)。后勤保洁部门:保证病区地面无明显水渍。地面清洁拖地时工具不应太湿,并放置“警示牌”。进行病区地面清洁应避免人群流动频繁时段。清洁过程中请保障通道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