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献遗体器官倡议书范文.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捐献遗体器官倡议书范文
篇一:器官捐献倡议书
遗体(器官)捐献倡议书
器官移植被列入二十世纪人类医学三大进步之一,其宗旨是为一些器官丧失功能的人提供置换的可能,使他们恢复健康,或者为我国医学教育和研究事业服务。志愿捐献器官给他人,是造福人类,有利于后代的善举,是社会文明的体现。1997年2月19日,世界伟人邓小平身后捐献了角膜与遗体,感动了华夏儿女。
来自卫生部门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150万患者需要器官移植,而每年器官移植手术仅1万余例,远远不能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俗话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当整体生命不可挽回时,让我们的部分生命借助现代医学用另一种方式延续,将生命的句号改写成其他人生命的省略号,这将是多么具有社会公德的义举。
挽救生命比什么都重要。只要我们献出一点爱,生命就会因你而精彩。过去我们可能曾得到过别人的帮助,现在只要拿出一点勇气,就有可能会延续一个人的生命,挽救一个几乎破碎的家庭。让我们携起手来,同心协力,甘于奉献,让红十字会所提倡的“捐献器官、永续生命”的精神永远发扬光大,最后我们向全市市民发出倡议:
让我们献出一份大爱,投身到身后捐献器官的活动中来,奉献生命的礼物,让众多的患者同胞重获新生,重见光明,让世界变成更好的人间。实现我们“身前多奉献、身后再捐献、要留爱心在人间”的诺言。篇二:遗体器官捐献倡议书
遗体器官捐献倡议书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科学性很强的行业,她与人们的健康、 幸福、生命息息相关。医学教育是培养合格健康卫士的摇篮, 熟知、研究人体结构是每一位医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连人体 结构都不搞懂得医生给您诊疗您能心安吗?
我国是有13亿人口的大国,每年生老病死循环不息,仅因车 祸而失去生命的每年就在10万人以上,我国的人体解剖教学资 源不可谓不丰富,但实际情况呢?
据山东省红十字会统计,截止到2011年12月31日,山东省共 有3348人报名遗体捐献,但其中仅有381人实现了遗体捐献,遗 体资源非常缺乏,远远无法满足教学需求。
理想的教学效果是每4名学生解剖一具遗体,但由于解剖教学 遗体严重不足,有的学校20名甚至40名学生才能分到一具解剖 遗体,有的学校因遗体严重不足,甚至已取消遗体解剖内容,仅 让学生看看已经解剖好的标本、录像及图片,读书5年无缘解剖 一具遗体。 而在美国,一个医学专业的学生可以配备四五具遗体进行实践! 而我们却无奈的,眼睁睁的看着无数宝贵的遗体、器官资源化 为灰烬,随风而去!
您不觉得惋惜?您不觉得该干点什么吗?
为了你,为了他(她),为了子孙,更为了我们自己,行动起 来吧!勇敢的破除千年以来人死“入土为安”的风俗,打破封建迷 信的紧箍咒,树立唯物主义的生死观,移风易俗,以“人道、博爱 、奉献“的精神境界,为医学“献身”,实行文明“医葬”,给予 他人生的希望! 来吧,加入到志愿遗体器官捐献的行列中来吧!篇三:捐献物资的倡议书
捐献物资的倡议书
——捐赠一件冬衣,温暖一颗心灵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以及社会爱心人士:
你们好! 乐善好施、扶贫帮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相互帮助、患难扶持是社会倡导的时代新风。它既体现了人类最高尚的品质、最美好的情感和道德情操,又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标志。 当你收到这封轻盈的倡议书时,也收到了我们殷切而厚实的期盼。你是否知道在偏远贫困的山区,孩子们在冬天就是这样,他们需要一件能温暖他们幼小身体乃至心灵的冬衣。这种爱会传递到千里之外的西部—西藏类乌齐,让孩子们在冬日的清晨能感受到暖阳的温暖,这种温暖就来自于大家的心灵的给予。 同时,在这里有一群渴求知识的孩子,虽然他们热爱学习,但是受气候环境的影响他们无法用心学习,他们没有舒适的课桌椅,只有破旧的黑板和残缺的粉笔;他们的本子用了正面用反面,他们的铅笔短到无法握起;他们依然热爱
学习,满怀理想,一支铅笔,一个精美的文具盒,一件旧衣服,一床旧被褥,一条旧裤子??也许只是你们家压在箱底的负累,但对于贫困山区的农牧民来说,却能为他们营造出一份温情。
为了度过一个温暖而美好的冬天,为了表达我们的一份爱心,面向全体师生开展主题为“为贫困山区学生和农牧民捐赠爱心”的物品捐赠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教育队员们要拥有一颗善良、美好的心灵去帮助那些需要我们帮助生活困难的学生和农牧民,给他们带去温暖与祝福。同时也要好好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将来以一颗感恩的心来回报自己的父母和社会。
人行其善,物尽其用,让不用的旧衣物可以继续发挥它们的使用价值,我们共同携手,用我们的爱温暖远方的他们!西部计划西藏专项志愿者发出倡议,让我们行动起来,用我们的热情,让这个社会充满爱心!
捐赠事项如下:
1、捐赠对象:贫困山区中小学生以及农牧民
2、所捐赠衣物尽量无破损,内衣请勿捐赠。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