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复合材料课件第3章 复合材料的界面状态解析.pdf

发布:2017-10-06约4.11万字共12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3章复合材料的界面状态解析 复合材料的组成 基体 增强体 界面的地位: Matrix Reinforcement 基体与增强体之间的 “纽带” 基体与增强体之间的 “桥梁” 界面 复合材料的 “心脏” Interface 复合材料的特征 物理化学领域: 物理化学认为不同相共存体系在各相之间存在界面: 气—液,液-液,气—固,固-固,液-固 其中:气—液,气—固界面称为表面。 由此可见物理化学中界面是一个没有几何厚度的曲面。 复合材料领域: 复合材料科学中的界面是一个具有多层结构的过渡区 域,有一定厚度的界面层,约几个纳米到几个微米。 复合材料界面定义 复合材料的界面是指基体相与增强相之间化学成分有 显著变化的、构成彼此结合的、能起载荷传递作用的微小 区域。 1、外力场 2 、基体 3、基体表面区 4 、相互渗透区 5、增强剂表面区 6、增强体 复合材料界面研究历程 1942年,科学家们就注意到复合材料中的界面问题 1963年,科学家们开始了界面理论和界面形成机理的探讨 目前,已经发展成一门学科,拥有自己的专门期刊: Composites Interface 3.1 界面效应 3.1.1 复合材料界面的特点 复合材料的界面层,除了在性能和结构上不同于相 邻两组分相外,还具有如下特点: 1.非单分子层。其组成、结构形态、形貌十分复杂、形式多样 界面区至少包括:基体表面层、增强体表面层、基体/增强体 界面层三个部分。 2.具有一定厚度。其组成、结构、性能随厚度方向变化而变化 具有 “梯度”材料性能特征。 3.1.1 界面层特点 3. 界面相的体积分数很大 (尤其是纳米复合材料)界面效 应显著。 4. 界面层随环境条件变化而改变。 5. 界面缺陷形式多样 (包括残余应力),对复合材料性能 影响十分敏感 3.1.2 复合材料界面效应分类 界面是复合材料的特征,可将界面的机能归纳为以下几 种效应: (1)传递效应:界面可将复合材料体系中基体承受的 外力传递给增强相,起到基体和增强相之间的桥梁作用。 (2)阻断效应:基体和增强相之间结合力适当的界面 有阻止裂纹扩展、减缓应力集中的作用。 (3)不连续效应:在界面上产生物理性能的不连续性, 如抗电性、电感应性、磁性、耐热性和尺寸稳定性等。 3.1.2 复合材料界面效应分类 (4)散射和吸收效应:光波、声波、热弹性波、冲 击波等在界面产生散射和吸收,如透光性、隔热性、隔音 性、耐机械冲击性等。 (5)诱导效应(感应效应):一种物质(通常是增 强剂)的表面结构使另一种(通常是聚合物基体)与之接 触的物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