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改革院校大学生思政工作.docx

发布:2019-04-11约7.5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要在三贴近上取得新进展,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是我们实现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根本要求,也是现阶段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教育工作的指导原则。   作为大学生辅导员,我们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大力倡导三贴近,积极鼓励三贴近,努力实践三贴近,切实把三贴近贯穿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使三贴近成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法宝,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时俱进,拓展新内容,探索新方法,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三贴近1、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学校的实际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也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标。   贴近实际,就是立足于当前高校如何办好高等教育这个最大实际,真实反映高校的发展现状,从实际出发,开展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以实际效果检验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具体实在、扎实、深入,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服务,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服务。   2、贴近学生日常生活。   贴近生活,就是深入到火热的现实生活和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反映客观现实,把握社会主流。   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生活等方面的情况,更要了解他们所遇到的困难,把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实际困难问题相结合,认真做好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工作、新生的入学教育、毕业生离校和就业指导工作、后勤管理和服务工作、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教育工作,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3、贴近广大学生。   做好高校贴近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做到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在校大学生,这就决定了思想教育工作的重心、工作重点要放到普通学生身上,维护学生的切身利益。   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和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启发人的情感管理理念。   把握当前大学生的新情况、新特点以及学生个性差异等问题,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成才。   要增强教育的灵活性和艺术性,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做学生的贴心人,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每个学生的心坎上。   二、坚持三贴近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坚持三贴近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切实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更好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1、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向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传授,使大学生全面、系统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使他们能够在学习和生活中,灵活运用科学原理,正确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这是做好高校三贴近工作,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途径。   第一,科学设置课程。   这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基本环节。   第二,提高教材质量。   这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的重要前提。   第三,联系当今实际。   既要善于引导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还要坚持正面说理,以理服人,并能寓情于理,使教育生动活泼富有吸引力。   2、加强党团组织建设高校的党团建设是提高高校三贴近战斗力的基础和保证。   高校党委和团委应紧紧围绕培养四有新人这个中心,找准切入点,着力于党团组织的自身建设,为党支部和共青团支部充分发挥作用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高校党委应经常给广大党员、团员、干部上党课、团课,作报告,参与党团组织开展的有益于学生党员和团员身心健康的各项活动。   要按要求在党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党员团员的教育管理、推优工作、社会实践、社团组织等方面,实行制度化、规范化管理。   利用各种机会了解掌握党团的工作动态和大学生党员团员的思想脉膊。   3、努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质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质,要进一步从如何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完善思想教育工作机制和加强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新途径;要为基层从事学生工作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创造好的工作条件,提高他们的理论修养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拓展他们的视野;要适应大学生思想的发展变化,在创新上下功夫,逐步形成新的工作思路。   总的来说,就是要在工作观念、工作体制以及工作载体和手段创新上下功夫,以形成制度化、科学化、系统化的工作体制和方法。   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抓紧解决当前高校学生反映强烈的一些突出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三贴近上取得新的进展,开创新的局面。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不但能激发大学生热爱生活、刻苦学习的情趣,而且能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