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科护士工作计划.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肿瘤科护士工作计划
导语:肿瘤发病和死亡登记是慢性病监测的一个重要 组成部分,是科学制定肿瘤防治策略规划,开展癌症防治 工作的基础依据。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肿瘤科护士工 作计划,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肿瘤科护士工作计划为适应恶性肿瘤防治工作的需要, 根据卫生部《中国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和《肿瘤随 访登记项目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按照市疾控中心和市 卫生局的要求以及沙坡头区各村卫生所肿瘤登记工作的现 状,特制定我我乡20XX年恶性肿瘤登记项目工作计划。
一、 肿瘤登记工作管理
根据《肿瘤随访登记项目实施方案》,开展永康镇各村 卫生所恶性肿瘤新病例登记报告工作,不断提高肿瘤登记 报告数据质量。各村按时填报恶性肿瘤病例报告卡和恶性 肿瘤病例死亡报告卡。
二、 肿瘤登记工作监测
卫生院防保科根据市疾控中心慢病科的统一要求并结 合我镇实际情况,制订XX年度肿瘤随访登记项目实施方案, 以保证此项工作的正常运行。
1、健全村级医疗保健网、死亡统计制度和可靠的人口 学资料
完善肿瘤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发现途径,开展病例核 实和随访工作,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以死亡统计资料为基 础开 展发病补充登记工作,并定期从村部取得人口数据。
2、开展人员培训
积极参加市级培训,并对辖区内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肿瘤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的报告程序、人 口资料的收集技术与方法、肿瘤命名、登记资料的统计等。
三、登记资料的收集
1、人口资料
人口资料的收集是肿瘤登记的基本内容之一。人口资
料的来源主要是两个渠道:一是利用人口普查资料,推荐 使用我国五次人口普查的人口资料;二是由公安、统计部 门逐年提供相应的人口资料。
人口资料应包括居民人口总数及其性别、年龄构成。
1=1每年的居民人口总数通常采用年平均人口数。从人口普查 或公安、统计部门获得的人口报表一般只提供间隔一定年 限的分性别、年龄组的人口数,每年的年龄别人口资料。
1=1
2、新发病例资料
肿瘤新病例的报告范围是全部恶性肿瘤和中枢神经系
统良性肿瘤()。肿瘤登记收集资料的基本方法是由村卫生 所中诊治肿瘤病例的医务人员填写肿瘤登记报告卡,经医 院汇总后统一报送至慢病科。
基本项目: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出生日期、居住
址、肿瘤名称、肿瘤部位、诊断日期、诊断单位、诊 断依据、死亡日期;如有条件时还要求填报组织学类型、 诊断时分期等。
四、肿瘤登记资料的整理
1、 报告卡验收
医院防保科工作人员收到各报告单位上报的肿瘤报告 卡后,检查卡面书写情况,发现漏填、项目不完整或内容 可疑,应退回报告单位重新填写。
2、 死亡补充发病
为减少漏报例数,防保科应每年将收集的肿瘤死亡资 料与肿瘤报告资料进行核对,对只有死亡卡而没有病例报 告卡的病例应进行追溯调查,获得相关诊断信息,补充填 写肿瘤发病卡。
4、 剔除重复卡
5、 报告卡的存放
报告卡完成年度统计后,应按照一定的规则存放,以 备核查。
6、肿瘤病例的随访
访视的方式一般为上门访视,时间间隔可根据病人的
生存状况确定,但至少1年一次。通过访视可了解病人的 生存状况、居住地址和户口地址变迁等状况,还可收集病 人进一
步诊断、治疗、转移、复发等情况,并可为病人提供 生活起居指导、定期医学监护提醒等基本卫生服务。
五、工作方法、基础和流程
1、 组织和指导辖区各村卫生所开展肿瘤登记报告工作; 每月汇总、审核上报的肿瘤卡;每季度第一个月15日前上 报上一季度肿瘤卡。
2、 每季度开展1次督导,撰写工作督导报告,及时反 馈督导/评估结果。
3、 定期对各类有关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
4、 定期与当地村卫生所联系,获取人口资料。
5、 收集辖区医疗机构报告的新发病例,负责审核、整 理、填报,并按要求上报各类统计报表;逐张核对报告卡, 登记《登记册》;每月10日前上报上月的肿瘤卡;
7、 死亡补报:定期从死因登记报告册获取肿瘤死亡病 例信息,补充遗漏的肿瘤死亡病例,做好死亡补发病报告 工作。
8、 定期开展新发病例核实,对病例进行追踪随访工作 并及时更新随访信息;至少每年一次。
9、 管理与保存各种新发病例原始资料、统计数据等相
关资料。
肿瘤科护士工作计划肿瘤登记报告是了解人群肿瘤发 病、患病、诊断、生存与死亡,分析人群肿瘤地域及时间 分布,为肿瘤防治提供重要决策依据的常规性监测工作。 为更好的做好我镇肿瘤报告工作,特制订工作计划。
一、 加强督导与培训
每年卫生院至少每半年组织一次全镇新发肿瘤报告的 培训工作,加强肿瘤报告人员的工作能力。认真督导村卫 生室及卫生院的报告质量,每半年一次,并纳入对村卫生 室的年度考核。
二、 基本工作及要求
1、 收集本辖区内肿瘤新发确诊及死亡病例、填报相关 报告卡。
2、 做好肿瘤登记册的保存和数据的备份管理。
3、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