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长兴岛岛域总体规划_2008_2020_指南.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上海市长兴岛岛域总体规划(2008-2020 )
编制时间:2008 年5 月-2008 年12 月
审查批准情况:2009 年2 月27 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以沪府(2009)17 号文批复
获奖情况:优秀设计二等奖
项目负责人:方澜
项目参加人员:倪嘉 谢靖怡 周文娜 易伟忠 金敏 冯洁 陈晓鸣
规划概况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有关指示精神,为加快推进长兴岛的开发建设,推进崇明、长兴、横沙
三岛联动发展战略的实施,2008 年 5 月,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受上海市规土局委托
编制长兴岛岛域总体规划。
规划内容
长兴岛规划立足打造世界先进的海洋装备岛、上海的水源生态岛和独具特色的旅游景观岛。
按照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城镇建设、社会配套和生态保护的“五位一体”发展任务,合理
构建长兴岛的远期发展建设规划。
规划岛域南部为产业基地,中部为城镇区,北部为生态空间。潘圆公路作为东西向贯穿全岛
的交通干道,是南部城镇和产业区与北部生态区的主要分隔界面,也是岛内的主要功能轴和
景观轴。
打造世界先进的海洋装备岛
人口规模
规划到2020 年,预测长兴岛总人口为25 万人。其中,户籍人口由现状3.6 万增加到约4.5
万,产业发展导人人口约20 万。
用地规模
规划到2020 年,长兴岛建设用地约5078 公顷(含690 公顷生产防护绿地和公共绿地),约
占岛域总用地面积的54.5% 。
产业发展
规划长兴岛将实现以海洋装备业为核心的产业发展目标。以打造核心产业区、配套产业区和
产业备用区来实现长兴岛的海洋装备产业发展。
根据有关研究成果,本次规划明确了产业基地工业项目环境准入要求。长兴岛产业基地内禁
止和控制引进电镀、表面处理等有较大污染的工业项目。具体限制和鼓励引入工业项目的水
耗和能耗控制标准执行国家环保部的有关规定和《上海工业产业导向及布局指南》的要求。
居住体系
为配合产业岛的建设,至2020 年,规划形成“一个新市镇、三个居住社区、四个中心村”
三级居住体系,在不同地区规划各类形式的住宅,满足不同类型居民的需求。
公共服务设施
针对长兴岛内外来务工人员较多人口结构特征,按照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和理念,
建立不同等级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体系,满足不同人群的生活需求。
规划重点建设3 个地区公共活动中心。
岸线利用
长兴岛岸线资源开发利用应符合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在满足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下,尽可
能满足世界先进的海洋装备配套产业对深水岸线资源的需求。
保护上海的水源生态岛
青草沙水源地保护
青草沙水库是上海三大水源地之一,规划水库面积约67.3 平方公里,水库总库容约5.2 亿立
方米,有效库容约42 亿立方米。作为上海最重要的水源地,提供上海50% 以上的饮用水资
源,其保护规划是长兴岛的一项重大任务。
规划划示青草沙水源地I 级和II 级水源保护区,严格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管理和监督,确保
水质及运行安全。
空间管制
根据保护和开发的要求,将长兴岛划分为三个区域(适建区、限建区和禁建区),作为对长
兴岛未来建设开发的引导,合理布局岛内的建设项目。
禁建区指永久禁止开发建设的区域,主要包括青草沙水库及其一级保护区,用地面积约 69
平方公里,占了全岛总面积的 42% ,有效的维护了青草沙水库的生态安全,为平衡水源保
护和船舶制造业之间的矛盾起到了有效的支撑。
限建区指以生态保护为主,允许进行适度生产、生活的区域,局部地区根据需求可适度建设
旅游休闲设施、生态公园、农村居民点等,但禁止大规模成片开发建设。
适建区指在规划期内司以进行开发建设的区域,充分满足城镇、产业、市政、生态建设等重
大项目的建设要求,并预留一定的发展空间。
建设独具特色的景观旅游岛
景观风貌
长兴岛未来展示出来的整体景观风貌应该是“蓝天碧水,白墙红瓦”,同时凸现“塔吊林立、
巨轮远航”的海洋产业景观特征。
潘圆公路是长兴岛东西交通轴,也是展现长兴岛域多元风貌的景观轴。
旅游系统
积极发展岛内旅游业,以海岛观光为标杆、以生态度假为基础、以商务休闲为特色,三大功
能有机融合,将长兴岛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源生态旅游景观岛。
道路交通
规划以长江隧桥工程与潘圆公路构成的“十”字型干路为基本骨架,形成“三横多纵、环网
相连”的岛域道路系统格局。
预留轨道交通19 号线及其支线,在长兴岛设5 个车站。
市政设施
对水厂、污水厂、电厂进行了扩容和重新选址,合理布局了垃圾填埋场和电厂灰场,对岛内
的市政设施管线进行了重新树立。完善了市政设施网络。
规划特色
统筹多个开发主体,更为强调总体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