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9_装配图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9-2 装配图的表达方法 一、规定画法 ⒈ 相邻零件的接触表面和配合表面只画一条线;不接触表面和非配合表面画两条线。 两面接触 两面配合 两面不接触 ⒉相邻两零件剖面线的倾斜方向应相反或间隔不同。但同一零件在各视图上的剖面线方向和间隔必须一致。 ⒊ 当剖切平面通过标准件和实心件的轴线时,它们均按不剖画出。当剖切平面垂直于轴线时,则应画出剖面线。 不剖 方向相反 不剖 方向相反 沿轴承盖与轴承座的结合面剖切,拆去上面部分,以表达轴衬与轴承座孔的装配情况。 假想沿某些零件的结合面剖切,绘出其图形,以表达装配体内部零件间的装配情况。此时,结合面不画剖面线,而被剖断的零件要画剖面线. ⒈拆卸画法 二.特殊表达法 2 假想画法 与本装配体有关但不属于本装配体的相邻零部件,以及运动机件的极限位置,可用双点划线表示。 滚动轴承 简化画法 ⒊ 简化画法 零件的工艺结构如倒角、圆角、退刀槽等可不画。滚动轴承、螺栓联接等可采用简化画法。 圆角不画 倒角、退刀槽不画 进油孔 分析下面的转子泵装配图采用的表达方法: 沿结合面剖切 假想画法 夸大画法 简化画法 对于有若干相同的零件组,可以仅详细地画出一组或几组,其余只需用点画线来表示其位置。 垫圈厚度夸大画出 ⒋ 夸大画法 对于薄垫片的厚度、小弹簧,小间隙等可适当夸大画出。 模具图中的常见画法 螺钉和销钉可各画一半 1.两个零件在同一方向上,只能有一个接触面或配合面 2. 轴肩处应加工出退刀槽,或在孔的端面加工出倒角 正确 错误 错误 正确 轴 上 切 槽 孔 边 倒 角 无 法 定 位 不接触 配合 不配合 9-3 常见的装配工艺结构 接触 正确 错误 3.零件的结构设计要考虑拆卸方便,并留足装拆空间 4. 滚动轴承的密封和定位 轴肩应小于轴承内圈外径 孔径应大于轴承外圈内径 间隙 9-4装配图的画法 一、装配图的视图选择 2 确定主视图:主视图选择原则是要符合部件的工作状态和安装状态,要较清楚地表达主要装配线上零件的装配关系、部件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 3 确定其他视图:针对主视图没有表达清楚的装配关系和零件间的相对位置,选用其他视图给予补充,其目的是将装配关系表达清楚。应突出重点,避免重复。 1 进行部件分析:分析其工作原理、装配关系及主要零件形状,零件间的相对位置和定位方式。 A B A 例 画球阀装配图 转动扳手,阀杆通过嵌入阀芯槽内的扁榫转动阀芯,使流体通过或截断。 在分析部件,确定视图表达方案的基础上,按下列步骤画图。以球阀为例: 根据部件的大小,视图数量, 确定画图的比例、图幅的大小,画出图框,留出标题栏和明细栏的位置。 第一步.确定图幅 画各视图的主要基线。并注意各视图之间留有适当间隔,以便标注尺寸和进行零件编号。 第二步.布置视图 第三步.画主要装配线: 主体零件(泵体),从主视图开始,画各视图的主要轮廓 。 第四步.按装配顺序,画主装配线上其它零件。 第五步.画其它装配线 阀芯、阀杆、填料压紧盖、扳手 第六步.画细部结构填料、螺栓、螺母、密封圈等。 检查无误后加深图线,画剖面线,标注尺寸,对零件进行编号,填写明细栏、标题栏,书写技术要求等,完成装配图。 第六步.完成装配图 读装配图的要求: 了解部件的功用、使用性能和工作原理。弄清各零件的作用和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装配关系和连接固定方式。弄懂各零件的结构形状。了解部件的尺寸和技术要求。 读装配图是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一种能力,在设计、装配、安装、调试以及进行技术交流时,都要读装配图。 9-5-6读装配图和拆画零件图 一.读装配图的方法与步骤: 1 、概括了解 ①首先根据标题栏、明细表和查阅有关资料了解装配体的名称、用途、零件数量及大致组成情况。 ②分析视图,阅读装配图时,应分析全图采用了哪些表达方法,并找出各视图间的投影关系。 A-A 2、了解工作原理和装配关系 首先了解工作原理,应从最能反映其工作原理的视图着手。 进一步了解部件的运动,支撑、润滑,密封等结构,弄清零件间的配合性质、连接方式等。 授课人: 机械制图(第五版) 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类通用教材 9-1 装配图的内容和一般规定 作用:装配图是表达机器或部件的图样.它是表达机器功用、工作原理、零件间装配关系的图样。是制定装配工艺规程,进行装配、检验、及维修的技术文件。 一 内容: (1) 一组视图:表达机器的工作原理,零件间装配关系,零件的主要结构等。 (2)必要的尺寸:只需注出规格、装配、安装、检验等所需尺寸。 (3)技术要求:说明装配、安装、检验、使用等要求。 (4)标题栏、零件编号及明细栏。 第九章装配图 二.零件序号 1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