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选修一 微生物.ppt

发布:2017-06-06约5.55千字共5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思考:怎样证明此培养基具有选择性呢? 以尿素为 唯一氮源 的培养基 牛肉膏 蛋白胨 培养基 ?是 分离 尿素 细菌 判断该 培养基 有无选 择性 实验组 对照组 培养基类型 是否 接种 ?目的 ?结果 只生长尿素细菌 生长多种微生物(菌落数明显大于选择培养基) 是 土壤取样 样品的稀释 涂布平板与培养 观察并记录结果 计算平均菌落数 3.实验流程: 4.设置对照: P23 实例分析 原因:(1)土样不同 (2)培养基被杂菌污染 (3)培养基中混入了其他的含氮物质 方案一:由其他同学用与A同学相同土样进行实验 方案二:将A同学配制的培养基在不加土样的情况下进行培养,作为空白对照,以证明培养基是否受到污染。 结果预测:如果结果与A同学一致,则证明A无误; 如果结果不同,则证明A同学存在操作失误或培养基的配 制有问题。 2、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1.菌种来源:富含纤维素的土壤 2.培养基: 选择:以纤维素为唯一(主要)碳源 鉴别:以刚果红为指示剂 纤维素 纤维二糖 葡萄糖 C1酶 Cx酶 葡萄糖苷酶 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____________,当纤维素被_________分解后,红色复合物无法形成,出现以___________________为中心的________,我们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红色复合物 纤维素酶 纤维素分解菌 透明圈 是否产生透明圈 为什么要在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找纤维素分解菌? 根据生物与环境的互相依存关系,在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纤维素分解菌的含量相对提高,因此从这种土壤中获得目的微生物的几率要高于普通环境。 〖旁栏思考题〗 将滤纸埋在土壤中有什么作用?你认为滤纸应该埋进土壤多深? 人工设置适宜环境,使纤维素分解菌相对聚集。 将纸埋于深约10cm的腐殖土壤中。 〖旁栏思考题〗 土壤取样 选择培养 梯度稀释 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 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 3.实验流程: 1、纤维素分解菌选择培养基属于______(固体、液体)培养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P29【资料二】选择培养 阅读资料二“选择培养基”,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液体 没有添加琼脂成分 2、该培养基对微生物________(具有,不具有)选择作用。如果具有,其选择机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纤维素粉为主要碳源,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可以大量繁殖 具有 若设置一个对照实验说明选择培养的作用,应控制的变量是将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 3、你能否设计一个对照实验,说明选择培养基的作用? 葡萄糖 纤维素粉 选择培养的操作方法 将土样加入装有30ml选择培养基的锥形瓶中,将锥形瓶固定在摇床上,在一定温度下震荡培养1~2天,直至培养液变浑浊。也可重复选择培养。 实验流程中“选择培养” 的目的是什么? 其目的是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以确保能够从样品中分离到所需要的微生物。 为什么选择培养能够“浓缩”所需的微生物? 在选择培养的条件下,可以使那些能够适应这种营养条件的微生物得到迅速繁殖,而那些不适应这种营养条件的微生物的繁殖被抑制,因此可以起到“浓缩”的作用。 〖旁栏思考题〗 【资料三】刚果红染色法 方法一: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进行颜色反应 方法二:在倒平板时就加入刚果红 染色法 优点 缺点 方法一 方法二 颜色反应基本上是纤维素分解菌的作用 操作繁琐,刚果红会使菌落之间发生混杂 操作简便,不存在菌落混杂问题 产生淀粉酶的微生物也产生模糊透明圈; 有些微生物能降解色素,形成明显的透明圈。 思考:这两种方法各有哪些优点与不足 为了确定分离得到的是纤维素分解菌,还需要进行_____________实验,纤维素酶的发酵方法有______ 发酵和______ 发酵。纤维素酶测定方法是对纤维素酶分解滤纸等纤维素所产生的________ 含量进行定量测定。 发酵产纤维素酶 液体 固体 葡萄糖 1、稀释涂布平板法: 应用: 原理: 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 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 个活菌,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 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菌。 注意: 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记数 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