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培计划.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安全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专业简介
安全工程专业是中南大学的国家级特色专业,安全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本专业师资队伍由院士、长江学者、资深教授及优秀中青年教师组成,结构合理、力量雄厚;专业办学条件一流,目前拥有“国家安全生产一级培训资质”、“国家金属矿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实验设施齐全,仪器设备先进。学校与国内一些大型企业及国外大学有着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实习教学基地及实践教学条件完善。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重大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掌握必需的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的基础知识,并具有一定的人文科学和管理学知识,掌握安全科学、安全技术、安全管理和职业卫生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及学科发展动态,具备从事安全工程方面的设计、研究、检测、评价、监察与管理等工作能力和素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业人才。
毕业生能够从事安全工程方面的设计、研究、评估与咨询、监察、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可服务于建筑、机电、化工、矿业、能源、交通运输、消防、公共安全、金融投资、保险、信息等行业。
三、培养要求
本专业适应新时期国家重大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需要,安全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坚持卓越性、创新性、个性化和国际化等原则,从通识教育、学科教育、专业教育和个性培养等四方面出发,增强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国际意识,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勇于担当的高素质安全工程专业高级人才。具体培养要求如下:
1)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
2)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自然科学知识和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
3)具有听、说、写和阅读本专业英文资料的基本能力;
4)具有工程制图、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应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及分析的能力;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6)掌握安全科学、安全技术、安全管理、职业卫生等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7)具备从事安全工程方面的设计、研究、检测、评价、监察和管理等工作的能力;
8)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以及从事特定行业的安全新工艺、新技术开发与设计的初步能力;
9)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精神;
10)了解专业学科的发展动态。
四、主干课程和特色课程
1.主干课程
1)通识教育类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英语、大学计算机基础、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等;
2)学科教育类课程: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工科大学化学、电工学、工程图学等;
3)专业基础类课程:流体力学、工程力学、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基础、燃烧与爆炸理论等;
4)专业类课程包括:安全学原理、安全系统工程、安全人机工程、安全检测技术、职业卫生及工程、安全法学、安全管理工程、风险分析语安全评价、消防工程、安全学科发展动态等。
5)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制造工程训练、专业认识实习、事故调查与安全管理实习、毕业实习、主干专业课程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
2.特色课程
安全经济学、保险学概论、资产评估概论、投资管理、安全信息技术、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环境工程、压力容器安全技术、机械与电气安全、道路交通安全、建筑施工安全、矿山安全技术、化工安全技术等。
五、学制与学位
标准学制:4年,学习年限3-6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六、毕业合格标准
本专业学生应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要求,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各教学环节的学习,最低修满193.5学分(其中必修128学分),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合格,方可准予毕业。
七、各类课程学分学时分配表
课程模块类别 必修课 选修课 合计 占总学分比例(%) 学分 学时(周) 学分 学时(周) 学分 学时(周) 通识教育 理论教学 39 684 14 96 53 780 26.4 实践环节 4.5 7周 4.5 7周 3.3 学科教育 理论教学 39 624 12 192 51 816 26.4 实践环节 5 64学时
+3周 5 64学时
+3周 2.6 专业教育 理论
教学 专业核心类 14.5 232 14.5 232 7.5 专业类 29.5 354 29.5 354 15.2 实践环节 26 26周 26 26周 14.4 个性培养 课外研学 8 8 4.6 总计 130 1636学时+36周 63.5 642 193.5 2278学时+36周 100 其中:实践环节 35.5 64学时+36周 8 43.5 64学时+36周 25.0
八、课程设置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课程
性质 学
分 学时
(周) 其中 开课
学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