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教学设计模板图形的的旋转.doc

发布:2017-11-24约4.99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课堂教学设计表 章节名称 《图形的旋转》是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第十五章第二节内容; 学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图形的旋转在学习了图形的两种变换——轴对称和平移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一种图形基本变换,是将来进一步研究图形全等及其有关性质的基础 本节(课)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经历实际操作、合作探究、思考总结,得出图形旋转的主要因素是旋转中心和旋转角。培养实际操作、合作探究和由实际现象抽象为一般理念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经历实际操作、合作探究、思考总结,得出图形旋转的主要因素是旋转中心和旋转角。培养实际操作、合作探究和由实际现象抽象为一般理念的能.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旋转知识在生活实例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美学价值. 学生特征 1旋转现象在实际生活中大量存在,学生对它们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2.学生已经学习了图形平移变换,仿照探究图形平移变换的研究过程,有能力自主探究旋转; 3.学生形象性思维能力强,思维活跃,在教师的带动下可以积极参加活动 学 习 目 标 描 述 知识点 编 号 学习 目标 具 体 描 述 语 句 15.2-1 15.2-2 15.2-3 15.2-4 15.2-5 了解 理解 理解 掌握 运用 通过具体实例认识旋转旋转的运用与一些基本用法,体会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美学价值. 项 目 内 容 解 决 措 施 教学重点 掌握图形旋转的主要因素是旋转中心和旋转角 创设新问题情境,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与交流,产生对新知识的兴趣。 教学难点 际操作、合作探究和由实际现象抽象为一般理念 从实际观察开始,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与交流,产生对新知识的兴趣, 激发求知欲望,在教师的引导与合作下,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自觉主动掌握新知识. 课程名称图形的旋转 设计者 林时范单位(学校) 毓英中学 授课班级 初二 教学媒体(资源)的选择 知识点 编 号 学习目标 媒体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教学作用 使用方式 所 得 结 论 占用时间 媒体来源 15.2-1 15.2-2 15.2-3 15.2-4 15.2-5 15.2-5 了解 理解 掌握 掌握 运用 运用 课件或视频 演示单摆 实物、动画 文本、图片 文本、图片 图片 旋转门、钟表、大风车、直生飞机、水车 用实物演示单摆 利用学具动手操作把一个三角形绕着某一点旋转一定角度后动画演示验证结论 教师演示二系列图形 分层次教学加深学生的逻辑推理 展示一些设计的图片 B、I E、F F、G G E、H C B E、G G、F H 创设情境,认识图形的旋转 个旋转变换的主要因素是:旋转中心和旋转的角度. 探索并归纳得出旋转的性质 图形旋转的特征解决简单的问题,能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 正确表述问题的结果与运用 体会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美学价值. 3-4 4 8-10 8 10-12 2 下载 实物 下载 下载 下载 下载 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 边播放、边议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J.自定义。 板 书 设 计 旋转的定义 旋转的特征 旋转的运用 旋转的设计 图形的旋转 例题1 例题2 课堂训练 作业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结 构 的 设 计 教学流程图 形 成 性 检 测 知识点 编 号 学习 目标 检  测  题 的  内 容 15.2-1 15.2-2 15.2-3 15. 2-4 认识 理解掌握 举出现实生活中旋转的一些实例 例1如图,△ABC按逆时针方向转动一个角后成为△AB′C′,图中哪一点是旋转中心?旋转了多少度? 例2教师演示第1系列图形,请同学们说出每组图形中的一个,是怎样旋转变换成另一个的.(说出旋转中心和旋转角) 2图形直观训练:教师描述对直角等腰三角形图形变换,请同学们想象每一个点的对应点落在什么位置.(1)以点B为旋转中心,顺时针旋转90度.(2)以点B为旋转中心,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