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里地区玉米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技术.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维普资讯
第26卷第 11期 怀化学院学报 V01.26.No.1l
2007年 l1月 JOURNALOFHUAIHUA UNIVERSITY Nov.,2007
凯里地区玉米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技术
何宪江
(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 凯里 556000)
中图分类号:$431.1l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9743 2《007)ll一0060—02
玉米是凯里地区的主要旱地作物之一,农户只重 湿性粉剂或40%克瘟散乳油 800~1000倍液喷雾即可 .
视玉米的栽植方式、施肥、除草,很少重视玉米病虫 1.2 玉米黑粉病 玉米黑粉病在凯里地 区普遍发生 ,
害的发生及 防治,严重地影响 了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严重时造成玉米减产 ,减产程度 因发病时期、病瘤大
给当地农户的经济收入带来很大的损失 .因此,现将 小及部位不同,一般 以发生早病瘤大,发生在植株中
凯里地区玉米病虫害发生及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部及果穗上的减产很大 .症状:植株地上部幼嫩组织 ,
如果穗病部组织肿胀成瘤 ,病瘤大小不一 ,常如拳头
1 玉米病害
大,病瘤未成熟时,为 白色柔嫩组织,成熟后,瘤 内
1.1 玉米大小病 此病在凯里地区各地大量发生,发 全部变为黑粉,包膜破裂后,黑粉散出 .病原:玉米
病严重时能使叶片全部枯死,造成大减产 .症状:玉 黑粉病属于担子菌纲,黑粉菌 目 .厚垣孢子球形或椭
米大小斑病危害叶片,也可侵染叶鞘和叶苞 .大斑病: 圆形 ,褐色,表面有细刺 .发病条件:高温多湿多雾,
病斑大而少,呈梭形或纺锤形 .长5~2O厘米 .发病初 容易受害,玉米在幼穗分化前后遇旱,抗病力低;空
期斑点为水渍状 ,青灰色,很快扩展成为边缘暗褐色, 气湿度大 ,易发生 .防治方法 :1)清除病原物 ,及早
中央淡褐色绒毛状霉层,数个病斑连合纵裂,叶片枯 发现病瘤彻底割出深埋,玉米收后,彻底清除园内残
死 .小斑病 :病斑多而小 ,椭圆形或长方形 ,有时病 留病株 .2)轮作,可与大豆、花生、红薯论栽,选用
斑有轮纹 .长约 1厘米 ,一张叶片上有几十个病斑 .后 抗病 品种 、杂交品种栽种 .
期病斑常连合,叶片干枯,在潮湿的情况下,病斑有 1.3 玉米绣病 玉米锈病在凯里地区各地普遍发生 .
霉层 ,但不如大斑病明显 .一些抗病 品种病斑仅表现 症状 :叶片上及 叶鞘上生有黄褐色夏孢子堆 ,破裂后
为黄褐色坏死点,不扩大 .病原 :玉米大小斑病菌 的 散出铁锈色粉末 .严重时引起叶片枯死 ,发病后期产
无性世代同属于半知菌类 ,丛梗孢 目.气候条件与发 生黑褐色冬孢子堆 .发病特点:高温高湿,偏施氮肥
病关系:在夏季高温多湿、时晴时雨是玉米大小斑病 发病较重 .病原 :属于担子菌纲,绣菌 目.防治方法:
最适合 的发病条件 ,两种病害在玉米润穗 、抽穗易发 选用抗病品种,清除田间残留物并烧毁 .药剂防治:
生,地势低洼,过于密植荫蔽地,连作地,容易发生 . 可喷施 0.3~0.5度石硫合剂进行防治 .
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处理残余病株集中烧
2 玉米虫害
毁,减少病原 .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控制氮肥,
增施磷钾肥 .2)药剂防治:根据病情摘出植株下部黄 2.1 玉米螟 玉米螟俗称钻心虫 .属于鳞翅 目,夜蛾
叶、病叶,减少再次侵染菌原 .用 70%甲基托布津可 科 .是多食性害虫 .形态特征:成虫 :长 13~15毫米,
收稿 日期 :2007一ll一03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