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的土壤环境.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园林植物的土壤环境 王金凤 三、土壤剖面层次的发育 土壤剖面 土壤剖面:是一个具体土壤的垂直断面,一个完整的土壤剖面应包括土壤形成过程中所产生的发生学层次,以及母质层次。 土壤的发生学层次简称土壤发生层或土层。是指土壤形成过程中所形成的剖面层次(或土体构造层次 褐土 第二节 土壤的理化性质 一、土壤质地: (一)概念:机械组成:各级土粒在土体内所占的重量百分比。土壤质地:根据机械组成的不同范围划分。 (二)质地类型 1、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结果 土壤质地 (三)土壤质地的识别:手测法:“干测法”、“湿测法” 沙土:干时沙土呈单粒分散,一般不成块,偶尔见到小块,用手一触即碎,用手捏时,有十分粗糙刺手的感觉。湿时不能团成球,更不能搓成条。 沙壤土:土块在手掌中研磨时有砂的感觉,也有细土的感觉,但无刺手的感觉。土团挤压易碎。湿时可勉强团成球,但表面不平,当搓成细圆条时易断裂成碎断。 轻壤土:干时呈块状的较多,土块用手挤压时,要稍用力才能压碎,湿时有微弱的可塑性,能团成球,球面较光滑,能搓成细圆条,提起后即断裂。 土壤质地 中壤土:干时大多呈土块,要用相当大的力才能将土块压碎。手捏时感到沙砾与粘粒大致相等。湿时可压成较长的薄片,片面平整,但无反光,可搓成直径3mm的土条,当弯曲成2-3才m的圆环时产生裂缝而断裂。 重壤土:干燥时是硬土块,手指要用大力才能压碎土块。手捏时感觉有粉粒和粘粒,沙粒很少。湿时可塑性较好,可压成较薄片,片面光滑,有弱的反光。易搓成2-3mm直径的细圆条,当弯曲成2-3cm直径的圆环,经压扁土条上才产生裂缝。 粘土:干时呈硬土块,手指用力再大也难压平。手捏时有均匀的粉感觉,粉末易粘在指纹中。湿时粘土可塑性良好,压成薄片有强的反光,可搓成直径2-3mm的细圆条,能弯曲成2cm直径的圆环,压扁时无裂缝。 土壤质地 (四)土壤质地的改良: 1、客土法 搬运别的土壤(客土)掺在过砂或过粘的土壤中(本土),使之相互混合,以改良土壤质地的方法,称为客土法。 2、放淤改良 在有条件的大河中下游地区,可利用不同河流不同季节所携带泥沙的粗细不同,分别将河水引入过砂或过粘的土壤上,使之沉积下来,对本土进行改良的方法。 3、多施有机肥 过砂过粘的土壤结构不良,有机肥中含有大量的腐殖质,腐殖质的粘结力和粘着力比砂土强而比粘土弱,可以改良砂土或粘土的不良物理性状,使土壤松紧度、孔隙状况、吸收性能得到改善,从而提高土壤肥力。 4、翻砂压淤和翻淤压砂 有的土壤耕层质地过砂或过粘,但其底层有淤泥层或砂土层,可以通过深翻,把下层的砂土或粘土翻上来,与表土掺混,以达到改良土壤质地的目的。 5、种植绿肥 种植田菁、绿豆、沙打旺、苜蓿、紫云英、草木樨等增加有机质,创造良好的土壤结构。 二、土壤结构 (一) 土壤结构体和土壤结构性的概念 土壤结构体:指土壤中的土粒在内外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大小、形状、性质不同的团聚体,如土团、土块、土片等。 土壤结构性:结构体在土壤中的类型、数量、排列形式、孔隙状况以及稳定性的综合特性。 土壤孔隙度:单位容积土壤中孔隙容积占整个土体容积的百分数。 三、 土壤孔性 (二)土粒密度 指单位体积土粒(不含孔隙)的烘干重量,又称为土壤比重。单位:g/cm3。取决于固体部分的组成和数量。一般,土粒密度取各种矿物的平均值:2.62,不另行测定。 (三)土壤密度 单位体积原状土壤(包括粒间孔隙)的质量,又叫土壤容重。单位:g/cm3。判断土壤的紧实状况 。 三、 土壤孔性 (四)孔隙类型 三、 土壤孔性 (五)土壤孔隙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1、农业、林业方面,土壤孔隙度在50%左右或稍大于50%为最好,并且土壤中大小孔隙应同时存在,其中通气孔隙占1/5-2/5为好,应做到“上虚下实”,“上虚”是指土壤上层总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多一些,有利于土壤通气透水和中子破土,下实是指总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少一些,为了保水和根系扎稳。但不能“虚”到不能立苗,而“实”不能到无通气气孔。要有一定孔度,保证根系伸展。 三、 土壤孔性 2、影响土壤孔性的因素: 土壤质地:质地越粗,孔隙量少,总孔隙度越小,通气孔隙所占比例较高。质地越细相反。 有机质含量: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孔度大,容重小,通气孔多。 土壤结构性:结构体(土团)内部较紧实,多小孔隙;结构体间则多为大孔隙。良好结构的土壤既增加毛管孔隙又增加非毛管孔隙。 总结 重点: 河北省土类分布,不同土壤质地的性质、识别、改良措施;良好的土壤结构 ,土壤孔性 作业:家乡土壤质地类型,改良措施,生产上要求的土壤孔性 小 孔 隙 大 孔 隙 土壤 密度 = ( 1 — 土粒 密度 ╳ ) 100% 土壤容积 — 土粒容积 = 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