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年的调查报告(共10篇).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关于中国年的调查报告(共10篇)
关于中国年文化的调查报告 XX学院XX专业XX级X班XXX 前言:本次社会实践是以对中国年文化的调查总结为主题,利用寒假时间对 我们家乡新年期间的一些传统进行初步的调查记录,以方便人们更好的了解中国 传统文化。现将本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活动内容本次社会调查主要通过在春节前后对周围居民节日活动进行调查,同时向 长辈们学习借鉴,网上搜索一些有关春节传统的传说等方式对我国的传统节日春 节做一次系统细致的了解。 二、调查资料 这次社会调查的资料主要来源于观察积累以及网络搜索。将居住在不同地 方亲戚朋友的过节方式进行总结,并参照其他书籍记载以及上网搜索得到的文章 写成了这片调查报告。 三、调查结果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因此春节的 习俗也多种多样。因为相传年兽怕红色,怕火光和怕响声,所以人们便有贴春联、 放鞭炮、敲锣打鼓等习俗。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习俗都不相同。 腊月二十三 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传说这日是“灶王爷 上天”之日,因此要祭灶神。小年过后的第七天就到年 三十了。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到除夕的这段时间,民 间称之为“迎春日”。 人们在这一天通常都会祭灶,吃灶糖。 腊月二十四 腊月二十四就是扫尘的日子。 民谚称“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 子”。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 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又称“扫房”。在春节前扫尘, 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 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 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大江南北,到处洋溢 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 腊月二十五 腊月二十五,人们就会做豆腐,并举行接玉皇,赶乱岁等活动。在我 们这里并没见人们怎么庆祝,可能没有那么多活动。但是我二姨家的确是 做了很多豆腐,这些活动应该只有农村才有,城里想做也没有条件。大家 主要就是想方设法的弄来各种好吃的,为节日增添气氛。 腊月二十六 俗话说“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说的是这一天主要筹备过年的肉食。杀猪,当然是杀自家养的猪;割肉,是指没养猪的人家到集市上去买过年吃的肉。 腊月二十七 民谚称“腊月二十七,宰鸡赶大集”。这一天,家家户户除了要宰杀自家的家禽,还要赶集上店、集中采购。 同时这天还有洗浴的习俗。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 腊月二十八 年谣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所谓贴花花,就是张贴年画、春联、窗花和各种神码。我们这里大多数人家并没有这么严格的时间界定,年前几天都可以贴,根据个人喜好采购,年前布置好就行了。腊月二十九 年谣称:“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对于祖先的崇拜,在我国由来已久。事死如生不仅是孝道的重要标志,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腊月三十 腊月三十的晚上就是除夕,而这一天从早上起来就不会闲着。我们住楼房的人家通常都会贴福字,有的还会贴一些窗花、年画之类,而农村住平房的人家除了这些以外还要贴春联,贴门神。 我们这里除夕向来就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午夜钟声敲响的时候,也就是新的一年到来时,家家户户都要放鞭炮,晚辈要向长辈磕头拜年,长辈就会发给压岁钱,并勉励儿孙在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们齐集正厅,高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新年快乐,列队跪拜;而后伸手要红包。 正月初一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紧接着各家各户就会带着小孩去就近的亲戚朋友家拜年。一般来讲都是玩被盗长辈家拜年,年少的到年长的家拜年。这一天孩子们通常会收到很多红包,十分开心,不过红包大部分可能会落到父母手里,自己只能得到一部分“分红”。 其他还有占岁、贴画鸡、聚财等习俗,我并未听说,我们这里都以串门、聚餐为主,开心才是最重要的。 正月初二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实际上是把买来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 正月初三 正月初三是女娲造羊的日子,故称“羊日”。在这一天里,人们不能 杀羊,如果天气好,则意味着这一年里,羊会养得很好,养羊的人家会有个好收成。同时民间以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