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R工艺及变形SBR工艺及变形.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 SBR 工艺的基本概念
(一)概述
SBR 工艺,即序批式活性污泥处理系统,是 70 年代由美国 Natre Dame 大学
的R. Irvine博士将老式的充排系统改进并发展而成。可以说是一种古老又年轻
的处理工艺。
1980年,美国环保局率先投资将印第安纳州Culvere城污水处理厂改进成SBR
处理工艺并投入运行。美国以 Irvine 为首的研究小组,对规模较小的生活污水
SBR 处理厂的设计、运行管理及维护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工
艺在处理过程中实现生物脱氮除磷是可能的。
在SBR的研究和开发方面,日本的起步也较早。70年代,太宰曾提出了限制
曝气方式及对防止污染膨胀极为有效的SBR运行方式。80年以来又研究了在限制
曝气运行中一部分时段为厌氧状态的曝气方法,对实现除磷脱氮进行了较深入的
研究。SBR工艺在日本也较为普及。
有关SBR法的研究,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也比较快。80年代中期,我
国上海中药三厂全套引进了澳大利亚的 SBR 装置处理制药废水获得了良好的效
果。随后的几年对采用该法的中试和研究都取得较大进展。90年代,上海、北京、
广州等地都陆续引进了 SBR 法处理系统,处理效果良好,至今,SBR 技术已在我
国污水处理领域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工作原理及基本运行操作
SBR工艺中的核心处理设备是一个序批式间歇反应器(SBR反应器),其一般
的工艺流程如图3-23。
间歇曝气
原污水 初次
曝气池 处理水
沉淀池
图 3-23 SBR 工艺流程图
86
图 3-24 SBR 系统的循环操作
SBR工艺的操作工序可参见图3-24,整个运行周期由进水、反应、沉淀、出
水和闲置 5 个基本工序组成,5 个工序都在一个设有曝气或搅拌装置的反应器内
依次进行,。在处理过程中,周而复始地循环这种操作周期,以实现污水处理目的。
现将各工序的操作要点与功能阐述如下:
1. 进水工序
污水注入之前,反应器处于待机状态,此时沉淀后的上清液已经排空,反应
器内还储存着高浓度的活性污泥混合液,这起到了连续流活性污泥法(CFS)中污
泥回流的作用。此时反应器内的水位为最低。
注入污水,注入完毕再进行反应,从这个意义上说,反应器又起到了调节池
的作用,所以SBR法受负荷变动影响较小,对水质、水量变化的适应性较好。
在注入污水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处理目的来配以其他的操作。进水方
式可以分为三种:单纯进水、进水加搅拌(厌氧反应)、进水加曝气(好氧反应)。
设计合理的进水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