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_T 43676-2024水冷预混低氮燃烧器通用技术要求.docx
ICS27.010CCSF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3676—2024
水冷预混低氮燃烧器通用技术要求
Generaltechnicalrequirementsforwater-cooledpremixedlowNOxburner
2024-03-15发布2024-07-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Ⅰ
GB/T43676—2024
目次
前言 Ⅲ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分类和型号 2
4.1分类 2
4.2型号编制方法 2
5要求 5
5.1外观和组成 5
5.2空气动力性能 5
5.3运行控制 5
5.4安全保护 5
5.5启动条件验证 8
5.6燃料流量稳定性 8
5.7空气流量稳定性 8
5.8预混室与预混度 8
5.9燃烧性能 9
5.10自振动 9
5.11运行可靠性 9
5.12电气外壳防护等级 10
5.13环境适应性 10
6检验与试验方法 10
6.1试验条件 10
6.2外观和组成 10
6.3空气动力性能 10
6.4运行控制 11
6.5安全保护 11
6.6启动条件验证 13
6.7燃料流量稳定性 14
6.8空气流量稳定性 14
6.9预混室与预混度 14
6.10燃烧性能 15
6.11自振动 16
Ⅱ
GB/T43676—2024
6.12运行可靠性 16
6.13电气外壳防护等级 16
6.14环境适应性 16
7检验与试验规则 17
7.1检验与试验分类 17
7.2出厂检验 17
7.3型式试验 18
8技术文件与标识 19
9包装、运输和贮存 19
附录A(资料性)水冷预混低氮燃烧器基本配置简图 20
Ⅲ
GB/T43676—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全国燃烧节能净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41)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浙江大学、浙江力聚热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顺昌分布式能源综合应用技术有限公司、湖州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安徽省凤形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中原工学院、嵊州市帝迦电器有限公司、安徽省特种设备检测院、安徽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程乐鸣、林其钊、郑成航、赵荣新、沈茂林、邱坤赞、张海涛、王永强、张维国、邱周春、沈炳元、邱尔鹏、戴金鹏、郭跃峰、王宏、鲍刘虎、孟柯生、徐咏梅、俞凯、杨必应、张家顺、李小民、程文强。
1
GB/T43676—2024
水冷预混低氮燃烧器通用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水冷预混低氮燃烧器的分类和型号,要求,检验与试验方法,检验与试验规则,技术文件与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集成输出功率小于140MW(单个燃烧器功率小于7MW)的水冷预混低氮燃烧器(以下简称“燃烧器”)的设计、制造和验收。
本文件不适用于自然通风的非电力驱动和控制的燃烧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