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操作系统-Pthread代码解析-读者写者.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 24 -
新乡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实 验 报 告
课程名称 操作系统原理
专 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 级 3班
学 号 2013052701xx
姓 名 xxx
实验成绩
任课教师 xxx
2013年 12月 3日
实验名称Pthread代码解析读者写者姓 名xxx成 绩实验地点A14-322实验时间2013年 12月 10日实验目的与要求
实验目的:进一步熟悉linux中Pthread代码解析读者写者
实验要求:认真
操作步骤
1.编写reader-writer.c文件代码,代码如下: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pthread.h
#includesemaphore.h
sem_t w_sem, r_sem; //定义信号量共享指针
int read_count = 0;
void *reader(void *arg)
{
//int read_count = 0; //会造成死锁
while (1) {
sem_wait(r_sem); //允许一个读者读书,用来阻塞当前线程直到信号量r_sem的值大于0,解除阻塞后将r_sem的值减一,表明公共资源经使用后减少
if (read_count == 0) //判断是否有读者读书
{
sem_wait(w_sem); //有读者进入,不允许写文件,用来阻塞当前线程直到信号量w_sem的值大于0,解除阻塞后将w_sem的值减一,表明公共资源经使用后减少
}
read_count++; //读者人数+1
printf(the number of reader is:%d\n, read_count); //打印输出第read_count读者数量
sem_post(r_sem); //允许读者读文件,增加信号量r_sem的值。当有线程阻塞在这个信号量上时,调用这个函数会使其中的一个线程不在阻塞
printf(the reader is reading!\n); //打印输出读者在读书
sleep(1);
sem_wait(r_sem); //允许一个读者读书,用来阻塞当前线程直到信号量r_sem的值大于0,解除阻塞后将r_sem的值减一,表明公共资源经使用后减少
read_count--; //读者数量-1
if (read_count == 0) {
sem_post(w_sem); //有读者进入,不允许写文件,用来阻塞当前线程直到信号量w_sem的值大于0,解除阻塞后将w_sem的值减一,表明公共资源经使用后减少
}
sem_post(r_sem); //允许一个读者读书,用来阻塞当前线程直到信号量r_sem的值大于0???解除阻塞后将r_sem的值减一,表明公共资源经使用后减少
}
return (void *)0; //返回任意类型的指针
}
void *writer(void *arg)
{
while (1) {
sem_wait(w_sem); //不允许多个写者同时写文件,一个原子操作,它的作用是从信号量w_sem的值减去一个“1”,但它永远会先等待该信号量为一个非零值才开始做减法,阻塞当前线程直到信号量w_sem的值大于0,解除阻塞后将w_sem的值减一,表明公共资源经使用后减少
printf(the writer is writing!\n); //输出写者正在写
sleep(1); //睡一会
sem_post(w_sem); //允许写者写文件,增加信号量w_sem的值。当有线程阻塞在这个信号量上时,调用这个函数会使其中的一个线程不在阻塞
sleep(3); //睡一会
}
return (void *)0;
}
int main()
{
pthread_t pid_reader, pid_reader2, pid_writer; //创建读者写者线程函数线程号
sem_init(w_sem, 0, 1); //初始化一个定位在 w_sem 的匿名信号量,初始值为1,0表示此信号量进程内线程共享
sem_init(r_sem, 0, 1); //初始化一个定位在 r_sem 的匿名信号量,初始值为1,0表示此信号量进程内线程共享
pthread_create(pid_writer, NULL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