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当代中国主化进程的主要因素.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影响当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主要因素
张娇
摘要:社会发展的规律是人民打破专制统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最终实现民主国家这一目的。民主化建设是当前执政党为了加强自身建设,来进一步巩固执政大权,保持自身先进性的重要手段。改革开放后,中国在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同时,也不断开始了社会主义民主化进程的探索。本文将从国家、政党以及人民的角度来论述三者成为影响当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当代;中国;民主化;建设
民主化与国家
要弄清楚民主化的含义,首先得弄清楚什么是民主。熊彼特对民主的定义是:“民主方法就是那种为做出政治决定而实行的制度安排 ,在这种安排中,某些人通过争取人民选票取得决定的权力。” 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商务印书馆,1999,第395页。在我国,关于民主,在本质上指的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这种本质实际上蕴含着“人类处境的一种两难:第一种即人们如果能够通过完全凭借自身及其所拥有的社会共同体来实现自我统治,来解决自身所遭遇的问题
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商务印书馆,1999,第395页。
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恩格斯在定义国家中已阐述得十分清晰。见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76年版,第166页。
因此国家在民主化建设的过程中一旦陷入被动,其结果不外乎两种:“要么被民主化所削弱,使国家爱陷入低质民主的深潭;要么国家竭力压制民主的挑战,使国家陷入专制的恐惧”②。因此如何积极地控制好国家的力量,以便在国家所创造的秩序范围内最大限度地保全和实现人的权利就成为一大难题。于是,如何有效控制国家就成为了人们创立国家之后面临的首要任务。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让人民掌握国家权力,安排国家制度形式,从而使国家为人民的利益服务。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民主”③。如果国家不能够积极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民主要求,主动推动民主的建设和发展,使民主的发展与国家和社会保持内在的统一,那么民主化最终可能不会成为国家建设的力量,反而是国家毁灭的力量。这在多民族国家尤其如此,民主化经常表现为“多民族国家的解体和消失”④。即使到今天,国外很多的人们还是认为中国存在分裂的可能性,甚至一部分极端分裂分子直接付诸行动妄图搞国家分裂,民族对立,因此充分意识到国家在民主化建设中可能起到的负面作用,对于我们研究如何保持我国多民族长久的团结统一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发展程度不同,因此要想在这些差异中维持一个稳定的、统一的政权,国家权力必须要起到很大的作用,苏联解体的事实说明要想实现国家民主化,如果没有一个最低要求的国家制度作为前提 ,那么民主化很可能导致多民族国家的解体 该观点出自于新加坡国立大学郑永年教授,《政治改革与中国国家建设》,《战略与管理》,2001年2(第45期)
该观点出自于新加坡国立大学郑永年教授,《政治改革与中国国家建设》,《战略与管理》,2001年2(第45期)
喻希来:《民主“必然性”还是民主“必要性”》,《领导者》2008年第2期。
当然,目前我国已经完全具备了民主化的各项条件,无论是在经济还是政治、社会各个方面,我们的任务是不仅要实行民主化,还要进一步推进和完善民主化的建设。
民主化,它一方面牵涉到国家权力的改造,另一方面它牵涉到公民社会的重新建构⑤。这主要是说一方面要不断加强和改善作为社会公共权威,公共权力的国家控制体系,寻求国家行为在面对公共事务时合理的方式和限度;另一方面,公民社会的自立自主能力也应该随之培养起来,同时也确立公民行为的合理的方式和限度,以此来规约政府的权力和控制力。国家和公民是关系到民主化的重要因素,国家要为公民提供合理的制度和规约体系,要有最基本的实现民主化的最低制度保障,也就是要在宏观方面有理论上的支撑作为实践活动的起点。而公民在民主化的过程中应该不断反应国家政策,对于国家权力体系不适应群众发展要求的要积极提出建议,以期国家政策更加合乎民意。
民主是人类为解决自身的两难困境而形成的理性选择,从而保障了人在国家中应有的地位。这种人与国家的逻辑关系如何在国家制度形式上得以有效体现,不是“取决于国家,而是取决于人的发展”⑥。民主呈现的主体是人,人是合群的,其现实存在构成了社会一直共同体。因而,人的生存和发展最终都必然要落实到社会之中,并以社会的发展作为自身发展的前提与基础。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人们创造出国家不仅创造出秩序,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