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学实验动物中心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眼科学实验动物中心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
摘要:根据眼科学实验动物中心管理需要, 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中山大学建立了眼科学实验动物中心信息化管理平台。该平台基本涵盖了眼科学实验动物中心的全部工作,并初步构建起动物实验室管理平台。本文简要介绍了平台的主要功能, 并对平台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眼科学实验动物中心 管理平台 动物实验管理
实验动物是生命科学、生物工程、医药学、兽医药学、营养学等高新技术学科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实验对象。随着上述高新科技的发展,对实验动物相关信息的要求越来越多、越细,所以对实验动物进行信息化饲养管理迫在眉睫[1]。
眼科学实验动物中心成立于2005年,属于目前国内唯一标准化的进行眼科学动物实验研究的基地,是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眼科学实验动物中心顺利通过换证评审。眼科学实验动物中心承担着中山眼科中心及广东省内多家科研和医疗机构的科研任务,研究范围涉及多个领域和病种,是华南地区重要的眼科学实验动物研究基地。中山眼科中心有科研人员200多人,在读研究生200多名,每年招收70多名研究生,中心还有近200名进修人员。仅2011年,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研的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就有185项,每年还有多家合作科研机构派驻人员来中心进行实验研究。
信息化管理是现代管理方法中的主要形式,现阶段信息管理已在医院管理中进行了广泛应用[2-4]。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数据库技术已成为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衡量一个国家和行业的信息化管理程度时,其数据库的建设规模、数据库信息量的大小和使用程度已成为重要的标准之一;同时,信息化也是衡量一个现代化研究所的重要标志[5]。随着医院科研项目及课题研究的日益增加,实验室的管理水平也急需提高。实验室进行人工管理时效率不高、信息不畅等问题日益突出,如何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更新管理手段和技术,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等问题亟待解决。实验动物工作的建设及发展,全面准确的工作流程、规章制度、项目标准、操作规程等标准的落实,以及及时、准确的信息交流都可以通过信息化管理的方式去实现。信息化管理是提高其整体技术服务水平的关键。应用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技术是实验动物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7-8]。为提高眼科学实验动物中心工作效率,加强科研管理水平,中心初步建立了眼科学实验动物中心信息化管理平台。
一、眼科学实验动物中心信息化管理平台概述
信息化管理平台采用电子门禁系统、集数据查询、统计为一体。它以眼科学实验动物中心综合管理工作站为核心,结合智能IC卡身份识别技术、触摸屏技术、工位状态测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构成系统的硬件平台。平台包含用户管理模块、门禁系统模块、仪器预约管理模块、实验动物申请模块、收费管理、日常管理、查询统计7个子模块,它具有查询、报表打印等功能。
二、模块实现的主要功能
(一)用户管理模块
眼科学实验动物中心是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一个重要的动物实验公共服务平台,除了平台的固定工作人员之外,院内的流动实验人员较多,情况比较复杂。以往单纯地靠人工收取入室实验人员入室申请表的方式,一方面收取整理的工作量比较大,另一方面难以对入室人员进行系统的统计和分类管理。本模块使用后,所有进入动物中心进行实验的人员全部要在网站上按要求注册,录入基本的个人信息、联系电话、所属课题组等基本的信息。录入信息后,管理员可以核对其基本信息是否真实,并审核其是否可以开通账户。该模块可以对实验人员的信息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
(二)门禁系统模块
信息化管理平台包含的门禁系统负责对进出实验室的人员进行身份合法性的识别以及进出情况的记录,其主要功能是实现实验室房门的自动控制。采用IC卡作为门禁系统的电子钥匙,每个进入动物中心的实验人员都须通过IC卡认证。
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实验人员的具体实验内容和实验周期设置其进入的房间和具体的实验时间段。管理人员设置好实验人员的门禁权限后,实验人员就可以自助式的进出实验中心进行实验,这大大提高了实验的效率;同时管理人员能够实时的知识实验室里面人员进出的情况。
(三)仪器预约管理模块
启用管理平台之前,仪器预约靠书面录入,实验室中经常出现因信息交换不及时导致实验无法进行的情况。大多数仪器设备单机工作,缺少人机对话能力;许多仪器分散放置,需要投入较多管理人力,并且仪器大多使用手工管理,这增加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工作效率。由于仪器自身无法判断使用者的合法性,导致某些使用者可能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任意使用仪器,这可能导致设备损坏无从查证的事件发生。
仪器预约管理将管理机制创新、软件技术、硬件技术、网络和Internet有机结合起来,它从实验室网络化实时管理、仪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