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大学医学院2016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汕头大学医学院2016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毕业生就业质量是衡量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编制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通知》(教学厅函【2013】25号)要求,为全面反映我院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建立起就业与人才培养良性互动的长效机制,现对我院2016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统计分析(数据统计截止日期为2016年12月10日)。
第一部分 学校概况
汕头大学医学院前身为潮州产科传习所,创建于1924年,1959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广东省汕头医学专科学校,1983年9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并入汕头大学,改成汕头大学医学院。1984年7月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汕头大学医学院相对独立体制,1990年国家教委批准招收硕士研究生,1998年6月获博士学位授权点,2001年4月设立基础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2年增设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2003年获广东省名牌专业,200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优秀评估和“十五”“211工程”整体验收,2008年获教育部特色专业,2009年增设药学博士后流动站,2009年底作为教育部《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公布后的第一所医学院校通过专业认证,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中国大陆第一所招收欧美国家本科起点留学生的医学院校,2012年临床医学专业进入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全球前1%行列,2013年成为广东省试点学院,2014年列入北京协和医院选拔优秀临床实习生重点高校,2015年开始加入协和医学院“七转八”行列,完成学业后,获得协和医学院八年制临床医学博士学位。
在各级领导和李嘉诚先生的亲切关怀和鼎力支持下,汕头大学医学院凭借得天独厚的优势,紧抓机遇,迅速发展成为国内医学院校的后起之秀。学院已形成“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有5所直属和5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粤北人民医院、深圳龙岗中心医院、深圳市儿童医院和海南省三亚市人民医院)以及深圳北大医院等20所临床实习教学医院。学院现有专任教师206人,其中正高级专业人员91人,副高级专业人员74人。教学科研人员中,51%具有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具有博士学位者占63.1%。目前各类在校生2627人,其中:本科1479人,留学生9人,硕士生1038人,博士生101人。
学院坚持精品教育理念,在国内率先推行“系统整合”新教学模式,实施英语浸入式计划,引进全球医学教育标准,实施美国执业医师考试(USMLE),强化技能训练,以培养学生的岗位胜任能力为主,构建HEART (医者之心)体系,全面塑造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学院现有博士点一级学科1(临床医学)个、二级学科4个,硕士点一级学科4个、二级学科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科设立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临床医学设博士后流动站。
学院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法国、澳大利亚、荷兰、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及国内著名医学院校建立协作关系,每年选派优秀学生到国(境)外交流学习,联合培养本硕连读生、博士生。
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异彩纷呈,在李嘉诚先生亲自倡导和关心下开展的宁养医疗服务计划、医疗扶贫行动和彩虹计划,成为打造奉献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三大特色项目。
作为第一批本科招生的院校,面向广东、广西、浙江、安徽、湖北、四川、江西、山东、江苏、河南等省招收国家任务生,连续19年录取新生均超过国家重点分数线且为第一志愿。多年来,学生四级英语一次通过率均超过95%,本科考研率达到50%左右,多次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奖项。毕业生参加国家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名列全国前茅,2014年为全国第8名。2015届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到98.22%,连续15年居全省高校前列。
汕大医学院以创新、奉献和专业精神为核心价值,致力于以学生为中心的医学教育、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将学生培养成立足当地、服务全国、放眼世界的高端医学人才。
第二部分 毕业生的基本情况
规模和结构
(一)毕业生规模
2016年我院毕业生总数为292人,其中本硕连读毕业生174人(临床方向143人、影像方向31人)、本科毕业生118人(临床医学112人、护理学6人)。
(二)毕业生结构
1.专业结构
2016年我院毕业生总数为292人,其中本硕连读毕业生174人,占毕业生总数的59.59%、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112人,占毕业生总数的38.36%、护理学本科毕业生6人,占毕业生总数的2.05%。
2.性别结构
2016届毕业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