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超前地质预报、监控量测、隐伏岩溶探测工作程序的交底.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关于超前地质预报、监控量测、隐伏岩溶探测工作程序的交底
项目部所属各分部及架子队:
根据建设单位的要求,将超前地质预报、监控量测工作纳入工序管理,并对岩溶隧道开展隧道隐伏岩溶探测工作。
为统一以上三项工作,明确工作内容、工作程序,细化工作分工,特进行超前地质预报、监控量测、隐伏岩溶探测工作程序的交底,请各分部遵照执行。
一、超前地质预报
1、工作内容
超前地质预报包括钻探、物探、地质素描等内容。详见沪昆贰隧参05-10。
物探包括地震波反射法(100m,搭接××m)、地质雷达(30m,搭接5m)、红外探水(30m,搭接5m)、高密度电法。
钻探包括超前水平钻孔和掌子面加深炮孔。
地质素描的主要内容包括:地下水状态(出水点、出水量、水压力、突水情况等);地层岩性(产状、结构、地质构造影响程度等);岩石特性(岩石名称、风化状况、岩石结构、质地、强度);地质结构面(间距、延伸性、粗糙度、张开性等);软弱夹层,贯穿性强的大节理、断层(填充情况、风化程度、开度、渗漏)等。
每个隧道都有一份超前地质预报设计图,开展哪些超前地质预报内容,详见个别工点的设计图。
2、工作程序
3、纳入工序管理
钻探、物探的每一个环节及时向监理报验,钻探记录请监理签字并留置影像资料。形成的综合预报报告报监理审批,针对超前地质预报填写工序检验批资料并向工班进行书面交底。
4、工作分工
现场报验由现场隧道主管工程师向监理报验。
物探由现场主管工程师通知地质预报中心联系地质预报单位并向监理报验。地质预报单位负责出具地质预报报告,报告由地质预报中心统一管理,地质预报中心及时将地质预报报告报监理站并反馈现场主管工程师,现场主管工程师将报告复印给现场监理。
超前水平钻孔布孔根据物探结果和地质预报单位建议进行布设,超前水平钻孔记录由地质预报单位(特殊情况下由现场主管工程师)记录,加深炮孔由现场主管工程师记录,钻探报告由地质预报单位出具。钻孔记录必须经现场监理签字确认。
现场主管工程师负责填写检验批资料并及时签证。
现场主管工程师及时将地质预报成果以书面交底的形式向工班交底,交底内容包括地质预报成果和施工注意事项。不得将地质预报报告直接复印作为交底。
地质预报异常的项目,由地质预报中心整理经项目总工审核后报告局指、监理等。
二、监控量测
1、工作内容
⑴监测项目
监控量测可分为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两类。必测项目是隧道工程必须进行的日常监控量测项目;选测项目是为满足隧道设计与施工的特殊要求,根据围岩性质、隧道埋深、开挖方式、地面构筑物情况等条件确定进行的监控量测项目。详见沪昆贰隧参01-51。
必测项目应包括表1所列项目
表1:必测项目
序号 必测项目 测试方法及仪器 测试精度 备注 1 洞内、外观察 现场观察、数码相机、罗盘仪 2 拱顶下沉 水准仪、挂钢尺或全站仪 0.5~1mm 3 净空变化 全站仪、收敛计 0.5~1mm 4 地表沉降 水准仪、铟钢尺或全站仪 0.5~1mm 浅埋隧道必测 选测项目应包括表2所列项目
表2:选测项目
序号 选测项目 测试方法及仪器 测试精度 备注 1 围岩压力 压力盒 ≤0.5%F.S 2 钢架内力 钢筋计、应变计 拉伸≤0.5%F.S,压缩≤1.0%F.S 3 喷砼内力 混凝土应变计 +0.1%F.S 4 二次砼内力 混凝土应变计、钢筋计 +0.1%F.S 5 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间接触压力 压力盒 ≤0.5%F.S 6 锚杆轴力 钢筋计 7 隧底隆起 水准仪、铟钢尺或全站仪 0.5-1mm 8 围岩内部位移 多点位移计 0.1mm 9 爆破振动 振动传感器、记录仪 1mm/s 10 空隙水压力 水压计 11 水量 三角堰、流量计 12 纵向位移 多点位移计、全站仪 0.1mm 隧道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地质素描及数码成像,必要时进行物理力学试验。
初期支护完成后应进行喷层表面裂缝及其发展、渗水、变形观察和记录。
对围岩为土砂质时可对围岩内部位移、锚杆轴力、初期支护内力、锚杆拉拔试验等进行量测。
对地下水发育断层破碎带等地质构造带可进行水量、孔隙水压力等进行量测。
对隧道附近存在隧道施工爆破影响的构筑物时,可进行爆破振动监控量测。当浅埋隧道上方有地面建筑物、地下管线等,而且需要采用钻爆法开挖时,也应进行爆破振动监测。
对一般硬质岩、软岩认为可以优化设计,减少支护结构数量时,可对锚杆轴力、围岩压力、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间接触压力等进行量测。
⑵监测工作的开展
量测点的布设、量测点的标识、量测频率、数据分析、位移管理等级按照项目部测量方案办理。
2、工作程序
3、纳入工序管理
监测过程及结果及时向监理报验。形成的监控量测报告报监理审批,针对监控量测填写工序检验批资料并及时将监控量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