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镇供水厂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镇供水厂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 ;城镇供水厂自动化系统运行与维护北京市自来水集团 刘百德;内容:;一、城市供水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回顾;(1)水源井群控制系统 (二级调度)
装置全部为分立元件制造,称作“FY-Ⅰ型时分制、分散目标、直流有线信道水源井群三遥系统” 。1975首次在北京第三水厂安装使用。
(2)水厂配水泵控制系统 (一级调度)
采用PMOS小规模集成电路制造,“MYD-Ⅰ型音频信道远动装置” ,在第二、三水厂配水泵房安装试运行。;(三)管网压力监测系统
1979年,采用HTL高抗干扰集成电路的“CFY-Ⅱ型无线信道远动装置” ,用于供水管网压力监测。
这是国内水行业最早的供水调度系统雏形,填补了国内空白。
(四)其它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 超声波流量计
● 供水管网经济调度数学模型??究;1.2 第二阶段 1983 ~ 1991;(2)供水管网GIS系统(地理信息系统)
80年代末在北京供水首次开发应用管网GIS系统
(3)第九水厂一期工艺过程自动控制系统
1983年,国家批准北京第九水厂基建项目。提出建设“亚洲一流水厂”的目标。在自动化方面,通过招标引进日本横河公司产CENTUM-V集散型监控系统。于1988年8月投入运行。
第九水厂自动化的建设,填补了我国大型水厂自动化的空白。为国内新建、扩建自来水厂引进国际先进控制技术和设备带了好头。;1.3 第三阶段 1992~2000;● 在《规划》指导下,新建和改、扩建水厂摆脱了在技术上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局面,不仅在净化工艺方面采用了国内外较先进和成熟的模式,选配了性能较好的机、电设备,并且部分水厂实现了制水过程自动化控制,先进的在线检测仪器、仪表也得到广泛使用。;● 在实施《规划》期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大量国际上先进技术和设备涌入国内市场。给水企业对自动化系统的需求,已由自行立项研究、制造,转向商品化市场招标采购,系统的集成、建设和服务逐步由社会化的专业系统集成公司提供。在应用方面,已由科学实验转入了实用阶段。并且已从简单的一般应用,升华到优化运行和对企业效益的追求。;● 《规划》的实施加速了信息技术应用
体现以下六个方面:
(1)水厂自动化---采用工控计算机配合各类自控设备、在线仪表,实现了对沉淀、过滤、加药、消毒诸环节的自动或半自动控制,在保证水质、安全、经济运行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变、配电系统采用微机“综保”自动化系统,使水厂的用电安全性得到极大提高。但水厂净水全过程实施全自动化的实例较少;;(2)调度系统---大部分水司都应用了计算机调度(SCADA)系统。主要用于管网压力、水厂生产数据的监测和储存。少数水司也同时监测主要管线的水质及流量等数据。
(3)管网管理---部分水司建立了GIS系统,并利用该系统,进行管网规划、设计绘图和管网检漏、抢修、阀门启闭等运行各种资料的存储、统计及分析。少数水司将GPS卫星定位系统应用于管网管理中。 ;(4)营销管理---计算机技术在营销管理方面应用得最多最好,主要用于水费营抄、水量统计、水表和报装管理。有的水司己做到用户电话查询和网络查询。
(5)水质管理---水质检验数据的录入、统计、分析及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6)办公自动化---公文管理、档案资料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等;;1.4 第四阶段 2000~;水质标准、技术进步规划方面: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 行业标准《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 206-2005);
●《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住建部第156号令, 2007年5月1日起实施)
●《全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2006-2020)》(2007年10月23日,国家五部委局以发改地区[ 2007]2798号联合印发 );●《城市供水行业2010年技术进步发展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2005年10月颁布,简称“2010规划”)
●《城镇供水设施改造技术指南(试行)》 (2009年9月10日印发,住建部建科[2009]149号);●《城市给水计算机辅助调度系统应用指南》(2002年8月8日发布);
●《城市给水行业信息化、自动化各子系统应用指南(系列)》,2006年住建部立项科研课题,编制中,预计年内发布;
● 行业标准《城镇供水厂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CJJ58-2009,01年8月1日实施,简称“规程”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和保证水质;● 在编写“规划2010”的过程中,对国内近100个自来水公司、281个水厂的自动化技术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
● 调查了北京、广东、浙江、江苏、山西、海南、黑龙江、辽宁、四川、青海等省市的98个水司,281个水厂,涵盖了相对发达和欠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