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饱和脂肪烃j.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不饱和脂肪烃 第一节 烯烃、炔烃 第二节 双烯烃 目录—A 烯烃、炔烃的定义。 烯、炔烃的结构。 烯烃的结构。 炔烃的结构。 烯、炔烃的同分异构。 碳链异构 官能团的异构 顺反异构 烯、炔烃的命名。 烯、炔烃的系统命名。 烯烃顺反异构体的命名。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加成反应。 氧化反应。 α—卤代。 聚合。 目录—B 金属炔化物的生成。 练习题 亲电加成反应历程。 烯烃与卤素的加成。 烯烃与酸加成的反应历程。 对马氏规则的解释。 双烯烃。 分类。 1,3—丁二烯的结构。 共轭双烯的化学性质。 1、烯烃、炔烃的定义 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 C C )的不饱和烃称为烯烃。通常指单烯烃,即分子中只含一个 C C 的开链烃。如: 其通式为CnH2n。 注:环烷烃的通式也是CnH2n,如: 1、烯烃、炔烃的定义 分子中含有碳碳三键(—C C—)的不饱和烃称为炔烃。如: 其通式为CnH2n-2。 注:环烯烃的通式也是CnH2n-2, 2.1 烯烃的结构 烯烃分子中的C C是由一个σ键和一个π键构成的,不能绕轴旋转。 每个双键碳原子都只和三个原子直接相连,呈平面正三角形分布,键角为120°。 除去双键的剩余部分与烷烃结构相似。 2.1 烯烃的结构 乙烯的分子模型: 结构式: 2.2 炔烃的结构 炔烃中的碳碳三键是由一个σ键和二个π键构成的。 每个三键碳原子都只和二个原子直接相连,呈直线型分布,键角是180°。 除碳碳三键外,其它原子与烷烃结构相似。 2.2 炔烃的结构 乙炔的分子模型: 结构式: 3.1 碳链异构 碳链异构。 3.2 官能团的异构 指分子分子式相同,而决定其化学性质的原子团(即官能团)的结构不同。 3.2 官能团位置异构 指分子的碳链完全相同,仅由于双键或三键在碳链中的位置不同引起的异构现象。 3.3 顺反异构 烯烃存在顺反异构,炔烃无。 3.3 顺反异构 不是所有的烯烃都具有顺反异构,见下: 3.3 顺反异构 顺反异构产生的必要条件 分子中必须有限制旋转的因素:如C C,脂环。 不能自由旋转的任何一个碳原子上所连的两个原子(原子团)都是不同的。如下(I)、(II)、(III)结构皆可。 3.3 顺反异构 4、 烯、炔烃的命名 4、 烯、炔烃的命名 选择含碳碳双键(三键)的最长碳链为母体,根据其碳原子总数称为“某”烯(炔)。 从距离双键(三键)最近的一端开始给主链编号,在母体名称之前须注明双键(三键)的位次。支链为取代基,写在母体前面。 4、 烯、炔烃的命名 二烯烃:选择含有二双键的最长链为主链,称为”某二烯”,主链名称前需注明两个双键的位次。 特殊:同时具有碳碳双键和三键的,选含双键和三键的最长链,在位次相等时,编号以双键的位次最小。 环烯:以双键的位次最小,取代基位次尽量小。 4、 烯、炔烃的命名 顺反命名法: 顺式:两个相同基团在双键(环平面)的同侧。 反式:两个相同基团在双键(环平面)的异侧。 Z、E命名法 将双键碳原子上所连的原子(原子团)按次序规则比较,排出较优基团。 4、 烯、炔烃的命名 当双键C1与C2上的两个较优基团处于碳碳双键同侧时(以双键方向为中心轴),这种结构称为Z式;反之,较优基团处于碳碳双键异侧, 称为E式。 Z、E式和顺反式不能互相比较,即Z式不等于顺式;E式不等于反式。 ★ 4、 烯、炔烃的命名 4、 烯、炔烃的命名 5、物理性质 物态:nc≤4的为气态,高级同系物为固态。 比重和熔沸点: nc↑,ρ↑,Tb↑ n支↑,Tb↓;ρ始终小于1。 6.1 加成反应 催化加氢: 6.1 加成反应 烯烃的位置异构体和顺反异构体加成的产物相同。如下例: 6.1 加成反应 6.1 加成反应 6.1 加成反应 加卤化氢(HCl、HBr、HI): 烯烃与卤化氢加成生成卤代烷。 卤化氢的活性顺序:HI HBr HCl 6.1 加成反应 马氏规则(1869年发现的经验规律): 不对称烯烃与不对称试剂(HX,H2O等)加成时,氢原子总是加在碳碳双键中含氢较多的那个碳原子上。 6.1 加成反应 炔烃与卤化氢加成先生成卤代烯,进一步加成生成卤代烷。 6.1 加成反应 与硫酸加成: 烯烃加成生成溶于酸的烷基硫酸氢酯。 6.1 加成反应 6.1 加成反应 与水加成: 烯烃需以H2SO4或H3PO4催化,成醇。 炔烃则需要HgSO4—H2SO4催化,成醛或酮。 6.1 加成反应 炔烃与水加成举例: 不对称分子遵循马氏规则: 6.1 加成反应 与卤素(Cl2、Br2)加成反应: 烯烃、炔烃与Cl2、Br2的CC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