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设计资料.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成绩:
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一)基本条件的确定
设计资料
工程名称:中学教学楼,其首层平面见附图。
建筑地点:齐齐哈尔
标准冻深:= 2.0m
地质条件:土为三层水平土层,各土层工程地质条件见下图::
多年填土
黏土
淤泥质土
工程概况:建筑物结构形式为砖混结构,采用纵横墙承重方案。建筑物层数为六层,室内外高差为:0.6m建筑物平面布置如图示:
荷载条件:由永久荷载控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标准组合值如下:
外纵墙
F1K (kN/m) 内纵墙
F2K(kN/m) 山墙
F3K(kN/m) 内横墙
F4K(kN/m) 3 250.7 300.5 186.6 260.8
(二)确定基础埋深
根据设计资料、工程概况和设计要求,教学楼采用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基础材料选用C25混凝土,1.27N/mm2;HPB235钢筋,210N/mm2.。建筑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见附图-1所示。下面以外纵墙(墙厚m)基础为例,设计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人工填土不能作为持力层,应选用土作为持力层。
m,平均冻胀率η=4,冻胀等级为Ⅲ级,查表7-3,确定持力层土为冻胀性土,选择基础埋深d=1.6m。
(三)确定地基承载力
1、第二层粉质粘土地基承载力
2、第三层粘土地基承载力
3 、修正持力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根据持力层物理指标=0.61, I=0.58,二者均小于0.85。
查教材表4-2 0.3,1.6
4、计算上部结构传来的竖向荷载
对于纵横墙承重方案,外纵墙荷载传递途径为:
屋面(楼面)荷载→进深梁→外纵墙→墙下基础→地基
(四) 求基础宽度
1、外纵墙基础
m
取m<3m,无需宽度修正
2、内纵墙基础
m,
取m<3m,无需宽度修正
3、山墙基础
m,
取b=1.30m<3m,无需宽度修正
4、内横墙基础
m,
取m<3m,无需宽度修正
5、软弱下卧层强度验算
1)基底处附加压力
取内纵墙的竖向压力计算
2)下卧层顶面处附加压力
因Z/b=5.6/2.0=2.8>0.5,Es1/Es2=12/3=4
故由GB50007-2011中表5.2.7查得θ=24°则
下卧层顶面处自重压力
4)下卧层顶面处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5)验算下卧层的强度
<=268.65kN/m2
(五) 计算基础底板厚度及配筋
1、外纵墙基础
(1)地基净反力
kPa
(2)计算基础悬臂部分最大内力
m ,
kN.m kN
初步确定基础底版厚度
先按的经验值初步确定,然后再进行受剪承载力验算。
m
取h=0.3m=300mm h0=300-40=260mm
(3)受剪承载力验算
NkN >V=118.66kN
基础底板配筋
mm
选用Φ12@150 mm(AS=754mm2),分布钢筋选用Φ8@300 mm。
2、内纵墙基础
(1)地基净反力
kPa
(2)计算基础悬臂部分最大内力
m
kN.m kN
初步确定基础底版厚度
先按的经验值初步确定,然后再进行受剪承载力验算。
m
取m =mm , mm.
(3)受剪承载力验算
N=231.14kN>kN
基础底板配筋
mm
选用Φ16@130mm(mm2),分布钢筋选用Φ8@300 mm。
3、山墙基础
(1)地基净反力
kPa
(2)计算基础悬臂部分最大内力
m ,
kN.m
kN
初步确定基础底版厚度
先按的经验值初步确定,然后再进行受剪承载力验算。
m
取mmm mm
(3)受剪承载力验算
N
kN >kN
基础底板配筋
mm
选用Φ10@250 mm(AS=314mm2),分布钢筋选用Φ8@300 mm。
4、内横墙基础
(1)地基净反力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