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第PAGE页,共NUMPAGES页
第PAGE15页,共NUMPAGES15页
高一期末质量检测试卷·物理学科
2025.01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包含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本次考试时间为75分钟,满分值为100分。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将对应的数字标号涂黑。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2024年9月25日上午8点44分我国成功发射东风41洲际导弹,其最大速度,射程14000公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8点44分指的是时间间隔 B.指的是瞬时速度
C.14000公里指的是路程 D.“”是力学基本单位
【答案】B
【解析】
【详解】A.8点44分对应时间轴上的一点,指的是时刻,故A错误;
B.8500m/s是某一时刻的速度,指的是瞬时速度,故B正确;
C.导弹的射程14000公里,通常指起点到终点的最大水平距离(位移大小),而非实际飞行路径(路程),故C错误;
D.国际单位制中,力学基本单位为米(m)、千克(kg)、秒(s)。m/s是导出单位,由基本单位组合而成。故D错误。
故选B。
2.如图所示,“自动擦窗机器”牢牢地吸在竖直玻璃上不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互接触时,机器比玻璃先发生弹性形变
B.机器对玻璃的压力是机器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
C.机器对玻璃的压力大于玻璃对机器的支持力
D.机器所受的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A.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相互接触时,机器与玻璃同时发生弹性形变,故A错误;
B.根据弹力产生的原因可知,机器对玻璃的压力是机器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故B正确;
C.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机器对玻璃的压力等于玻璃对机器的支持力,故C错误;
D.机器所受的重力和摩擦力作用在同一物体,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B。
3.如图,水平桌面上固定有四块黑色木板A、B、C、D,拼成一个S形轨道。小铁球(直径略小于轨道宽度和木板厚度)以一定初速度由轨道口M进入、N穿出的过程中,与小球有挤压作用的木板是()
A.A板和D板 B.B板和C板
C.A板和C板 D.B板和D板
【答案】D
【解析】
【详解】小铁球在每一段小圆弧上做圆周运动,需要弹力提供向心力,因为桌面是水平的,而向心力指向圆心,所以B板和D板对小铁球有弹力作用,即与小球有挤压作用的木板是B板和D板。
故选D。
4.某质点在平面上运动,时,质点位于x轴上。同一时间内,它在x方向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甲所示,在y方向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则其在平面上的运动轨迹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图甲和乙可知,质点沿y轴方向做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质点沿x轴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物体的实际加速度沿y轴正方向,根据运动合成可知,物体做曲线运动,且轨迹弯向加速度方向,即合外力方向,所以物体运动图像可能是选项C对应的图。
故选C。
5.某次实验,小明同学站在力传感器上进行起立、下蹲的动作,得到如图所示的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能正确反映小明动作的是()
A.先起立,后下蹲
B.先下蹲,后起立
C.先起立,后下蹲,接着起立,再下蹲
D.先下蹲,后起立,接着下蹲,再起立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前一过程中,某同学所受支持力先小于重力,再大于重力,即加速度先向下,再向上;后一过程中,某同学所受支持力先大于重力,再小于重力。
而起立过程为加速上升和减速上升;下蹲过程为加速下降和减速下降。可知,该同学先下蹲,后起立。
故选B。
6.如图所示,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A和B之间用轻弹簧连接,用细绳悬挂起来处于静止状态,剪断细绳的瞬间,A和B的加速度分别是()
A. B. C.g,0 D.,0
【答案】D
【解析】
【详解】剪断细绳前,弹簧弹力为
剪断细绳的瞬间,弹簧弹力不变,则B球加速度为0
对A球,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故选D。
7.如图所示,把一个小球放在玻璃漏斗中,晃动漏斗,可以使小球在短时间内沿光滑的漏斗壁在某一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小球圆周轨迹位置越高,则其()
A.线速度越大 B.角速度越大
C.加速度越大 D.向心力越大
【答案】A
【解析】
【详解】ABCD.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受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