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撰写规范.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法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撰写规范
为了提高法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质量,根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办法》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的规定,特制定法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撰写规范。
一、毕业论文撰写目的
(一)培养学生运用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三)培养学生调查研究、利用文献和书面表达等综合技能。
二、毕业论文选题应遵循的原则
(一)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及基本业务要求;
(二)难度适中;
(三)使学生能够全面地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
(四)结合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和学校的教学要求;
(五)攻读双学位的学生,其毕业论文应以主修专业为主、辅修专业为辅,鼓励统筹兼顾,交叉创新。
三、论文撰写的准备和要求
在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学生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一)根据毕业论文任务书写出开题报告;
(二)查阅文献资料和了解有关技术方法;
(三)制订写作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并送交指导教师评阅;
(四)按写作计划认真开展有关设计、实验和研究,收集资料、采集数据,形成研究成果;
(五)在实践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论文成果力求观点方法正确、内容新颖充实、材料详实可靠、表述准确通顺、结构合理,并有一定的创新;
(七)精心准备,按时参加答辩,虚心接受答辩小组成员和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
四、毕业论文内容及要求
毕业论文(设计)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A.封面
B.题目
C.中外文摘要及关键词
D.目录
E.正文
F.注释
G.参考文献
H.致谢(任选)
(一)封面
封面由学校统一印制。
(二)论文题目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字数不得超过20个汉字,题目过长可设副标题,尽量避免出现英文单词或词组。
(三)中外文摘要与关键词(中文在前,外文在后)
摘要应当按照基本写作结果的顺序说明文章的主要内容,尤其是作者本人的主要观点。要求重点突出,层次鲜明,逻辑严密,避免变形成为整篇论文的缩写版,内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成果和结论,不含图表,不加注释,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中文摘要一般为不少于800 字。外文摘要可根据中文摘要的内容翻译。外文摘要的文句应当符合英语语法,准确使用专业术语,避免仅凭个人想象杜撰不合文法的句式以及违背常规、引法歧义的术语。
“摘要”字样位置居中。
关键词是反映毕业论文(设计)主题内容的名词,是供检索使用的。主题词条应为通用技术词汇,不得自造关键词。关键词一般为3~5个,按词条外延层次(学科目录分类),由高至低顺序排列。
关键词排在摘要正文部分下方。
(四)目录
目录要与正文题序层次一致,按级编写(主要包括一级标题和二级标题),要求层次清晰。主要包括正文和主要参考文献等。
(五)正文
论文正文部分主要包括:绪论(或前言、序言)、论文主体及结论。
绪论是综合评述前人工作,说明论文工作的选题目的和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以及论文所要研究的内容。
论文主体是论文的主要组成部分。要求层次清楚,文字简练,通顺,重点突出。
结论(或结束语)作为单独一章排列,但标题前不加“第XXX章”字样。结论是整个论文的总结,应以简练的文字说明论文所做的工作,一般不超过两页。
正文写作应当符合下述要求:观点明确,概念准确,结构严谨,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语言流畅。
正文篇幅一般不少于15000字(含标点符号)。
(六)注释
毕业论文必须使用注释。注释具有几方面的作用。一是说明文中所引观点或材料的出处,增强作者论述的可信性;二是将正文中不便出现的附带性说明列入注释,保持正文论述思路的流畅和完整,合理反映作者的写作思路及附带意见。所引来自著作需注明:作者、著作名、出版单位和出版年号、页号;所引资料来自刊物需注明:作者、篇名、发表的刊物名、出版年号、期号。
注释的形式必须规范,具体注释方法参见下文。
注释的内容必须真实,不得自行杜撰编造。
注释的数量不少于20个,一律使用尾注,即在正文的末尾依序标明。
注释所引用的资料应当多样化,不得大量、反复地使用同一来源的资料。其中至少引用3本书籍,12篇论文,含2本(篇)外文书籍或论文。
(七)主要参考文献
为了反映论文的科学依据和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严肃态度,同时向读者提供有关信息的出处,正文之后一般应列出主要参考文献。列出的只限于那些作者亲自阅读过的,最重要的且发表在公开出版物上的文献或网上下载的资料。参考文献中的著作按论文中引用顺序排列。参考文献一般不少于15个,含2本(篇)外文书籍或论文。
(八)致谢(任选)
对导师和给予指导或协助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组织和个人表示感谢。文字要简捷、实事求是,切忌浮夸和庸俗之词。
五、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
(一)文字
论文中汉字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