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反应工程56.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五章
搅拌聚合釜内流体的流动与混合
第六章
搅拌聚合釜的传热与传质;第五章 第一节 概述;;搅拌器的功能;为满足上述要求,搅拌器应具有下述作用
(1)推动液体流动,混匀物料。
(2)产生剪切力,分散物料并使之悬浮。
(3)增加流体的湍动,以提高传热速率。
(4)加速物料的分散和合并,增大物质的传递速率。
(5)在高粘体系,更新表面,促使低分子物(如水、单体、溶剂等)逸出。
搅拌器通常兼有以上多种功能和作用。
例如,在苯乙烯悬浮聚合过程中,搅拌兼有混合(引发剂与单体)、剪切分散(单体液滴分散在水相中)、悬浮及提高传热系数等作用。;为满足各种生产过程对搅拌的不同要求,搅拌器应具有一定的几何形状和技术特性,如搅拌桨叶的
型式
尺寸
转速
并配以适当的挡板形式与尺寸。
掌握这些技术特性及其放大规律,对完善设计非常重要。;第二节 搅拌釜内流体的流动状况;流体的流动状况(简称流况)的定义为“在整个搅拌容器中流体速度向量的方向”。
在搅拌釜中流体的流况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宏观状况 宏观流动
微观状况 微观流动
这两种流况反映了搅拌的效果。;一、循环流动与剪切流动;径向流动;轴向流动;切线流动;轴向流动及径向流动对混合有利,能起混合搅动及悬浮作用。
而切线流动则对混合不利!需设法消除。;微观流动 ;微观流动的作用促使局部混合及异相表面更新,对促进传热、传质、分散微粒也有利。
在搅拌桨叶叶端附近及挡板处微观流动作用最强烈。
虽然搅拌桨叶型式千差万别,在搅拌釜中都存在循环流动与剪切流动,只是二者的比重有所不同。
对以循环流动为主的桨叶,称为循环型桨叶;
若以剪切流动为主的桨叶,称为剪切型桨叶。;二、搅拌雷诺数与流态;搅拌雷诺数NRe;图5-4为搅拌釜内流体的流态、动力循环和混合特性。
依雷诺数不同,釜内流体流动有不同的流态。; A区间(NRe<10) 液体仅在桨叶附近呈滞流旋转流动,桨叶无液体吐出,釜内的其余部分为液体停滞区(即死角)。
B区间(NRe ~10) 当雷诺数达数十时,自桨叶端开始有吐出流产生,并引起整个釜内流体的上下循环流动(可能尚存在四周死角),此时处于层流。;C区间(NRe 100~1000) 此时处于过渡流态,即在桨叶周围液体为湍流状态,上下循环流仍为滞流,随雷诺数增大,其湍动程度增大。
D区间(NRe 1000) 整个釜内的上下循环流动都处于湍流状态。
无挡板时会引起漩涡。
当桨叶直径D与釜径T之比D/T<0.1时,釜内流体虽为湍流状态,但上下循环流不会遍及整个釜内,易出现死角。;由于搅拌桨叶特性与釜内流体的流态有密切关系,在设计搅拌桨叶、釜型及釜内部构件时:
首先应使釜内没有死角,在釜内任何地方都有流体流动 很难做到!
其次依操作目的,使釜内液体形成有效的流况和适当的流态 相对容易做到。 ;三、挡板与导流筒;打漩时;液体只随桨叶旋转而不产生横向或垂直的上下运动,没有发生混合的机会。
随搅拌转速加大,漩涡中心下凹到与桨叶接触。此时,外面的空气可进入桨叶而被吸到液体中,桨叶所接触的是密度较小的气液混合物,从而降低了搅拌效果。
搅拌轴偏心安装时,能减弱漩涡,提高轴向循环速率;但如果安装位置选择不当,会造成更大的打漩和反常漩涡,对搅拌轴造成危险的应力。 ;消除漩涡的方法;挡板的主要作用;挡板的其它形式:
如在釜中垂直安装的换热管、温度计套管也能起挡板的作用,但不及通常的挡板有效。
螺旋形蛇管也能产生有限的挡板效应,这种效应因装设蛇管的垂直支撑构件而略有增加,但往往还需要另装挡板。;2.导流筒;导流筒的安装;设置导流筒的作用;第三节 搅拌器的构形及选择;按物料流动的流况可分为
径向流动型
轴向流动型
按搅拌功能又可分为
液体混合或乳化型
固体颗粒悬浮型
气-液接触型
化学反应型
传热型等形式。
在化工操作中,一般按桨叶的构形加以分类。 ;主要搅拌器桨叶构形(一) ;;主要搅拌器桨叶构形(二);2.桨式搅拌器;桨式搅拌器的特点;桨式搅拌器的特点;2.推进式搅拌器;2.推进式搅拌器;3.涡轮式搅拌器;涡轮式搅拌器的特点;涡轮式搅拌器的特点;涡轮式搅拌器的特点;4.螺杆及螺带式搅拌器;;螺杆/螺带式搅拌器旋转时
内螺杆迫使液体向下运动
外螺带则使液体向上运动,从而可使液体充分混合,不致产生停滞区。
外螺带还可与釜内壁很好地吻合,直接刮扫釜壁上的液体,有利于夹套式搅拌釜的传热。;二、搅拌器的选用;;;;选用搅拌器的一般原则 ;选用搅拌器的一般原则;2.非均相液体的混合(分散操作);3.固体悬浮;4.气体吸收及气液相反应;5.高粘度体系;图5-10 、5-11 搅拌器选型指南 ;第四节 搅拌功率的计算;计算搅拌功率的目的 ;一、搅拌过程的因次分析;在研究搅拌轴功率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