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音机的安装与调试..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课 题: 收音机的安装与调试
专 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设计日期:
成 绩:
收音机的安装与调试报告
一、实习目的作用
通过电子实习,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电路焊接技能,初步掌握简单完整电器产品的安装、调试、维修技术。
电子实习安排在校内实训室进行,具体要求是掌握以下基本技能:
1.通过焊接训练,掌握焊接的基本技能,达到焊点大小适中、均匀、圆润、光亮、无虚焊的要求。
2.掌握R、L、C、二极管、三极管、开关电位器、扬声器等的识别、质量检测、判断。
3.通过简单电器(数字万用表、收音机等)的安装制作,熟悉电子仪器或电子产品的安装制作工艺过程和电路的调试、简单故障排除的技能。
4.每位学生独立完成电子实习的实习报告。
二、实习要求
1.要求学生熟悉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选用原则和测试方法。要求学生练习和掌握正确的焊接方法。要求学生掌握电子工艺的基本要求,了解电子产品生产的工艺文件,对照电路原理图,能看懂接线图,理解图上的符号及图注并与实物能一一对照。要求学生了解电子产品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原则和制造过程。认真阅读有关的工艺图纸以文件,并据此细心独立地进行装,连,焊,并记录有关的心得,经验和体会。根据调试文件,会利用仪器和工具对机芯进行调试,学会排除故障,检验后使整机达到指标要求。根据工艺文件的指导,独立封装整机外壳,完成一件正式产品。
该电台的信号将在串联谐振回路中发生谐振,使B1初级两端产生的感生电动势最强,经B1耦合,将选择出的电台信号送入变频级电路。
其它电台的信号及干扰信号的频率不等于串联谐振回路的谐振频率,因而在B1初级两端产生的感生电动势极弱,被抑制掉。
变频和本振电路
(1)变频与本机振荡级
从输入回路送来的调幅信号和本机振荡器产生的等幅信号一起送来变频级,经过变频级产生一个新的频率,这一新的频率恰好是输入信号频率和本振信号频率的差值,称为:差频。在超外差式收音机中,本机振荡的频率始终要比输入信号的频率高一个465Khz。这个变频过程中新产生的差频比原来输入信号的频率要低,比音频却要高得多,因此我们把它叫做中频。不论原来输入的频率是多少,经过变频以后都变成一个固定的中频,然后再送到中频放大器继续放大,这是超外差式收音机的一个重要特点。以上三种频率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式表达:
本机振荡频率-输入信号频率=中频
中频放大电路
(1)中频放大级
由于中频信号的频率固定不变而且比高频略低(我国规定条幅收音机的中频为465kHZ),所以它比高频信号更容易调谐和放大。通常,中放级包括1-2级放大及其2-3级调谐回路,可以说:超外差式收音机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中放级性能的好坏。
四、检波电路
(1)作用:
从中频放大电路送来的调幅信号中解调出音频信号,并将解调出的音频信号送入音频放大电路。检波作用可以用二极管和三极管来实现。
(2)工作原理
中频信号经中频变压器B5二次绕组送入检波管V4,利用PN结的单向导电性,把中频信号变成中频脉动直流。这个脉动信号中包含有直流成分、残余的中频信号及音频包络三部分。利用由C8、C9、R9构成π型滤波电路,滤除残余的中频信号。检波后的音频信号电压降落在音量电位器W上,经电容C10耦合送入低频放大电路。检波后得到的直流电压作为自动增益控制的AGC电压,被送到受控的第一级中频放大管(V2)的基极。
(3)组成框图
五、自动增益控制电路
(1)作用
能根据接收到的广播电台信号的强弱,自动调节收音机的高频增益:当接收到的信号较弱时,使收音机具有较高的高频增益;而当接收到的信号较强时,又能使收音机的高频增益自动降低,从而保证中频放大电路高频增益的稳定,这样既可避免接收弱信号电台时音量过小(或接收不到),也可避免接收强信号电台时音量过大(或使低频放大电路由于输入信号过大而产生阻塞失真)。
(2)收音机中自动增益的控制过程
1)静态时 当收音机没有接收到电台的广播时,V2(受控管)的集电极电流IC2为0.2~0.4mA。第一级中放管具有最高的β 值,中放电路处于最高增益状态。
2)弱信号输入时 当收音机接收较弱信号电台的广播时,中放电路输出信号的电压幅度较小,检波后产生的UAGC也较小。当负极性的UAGC经R5送至V2的基极时,将使V2的基极电压略有下降、基极电流略有减小。由于UAGC也较小,所以IC2将在0.4mA的基础上略有减小,使第一级中放管仍具有较高的β值,第一级中放电路处于增益较高的状态,检波电路输出的音频信号电压幅度仍能达到额定值,不会有明显的减小。
3)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