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AB卷(有答案).doc

发布:2016-06-02约7.46千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A卷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B、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C、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批发文身     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D、“拄杖无时夜叩门”中 “无时”意思是没时间无空闲,传达了无法享受美景的遗憾之情。 4、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不妥的一项是:( )(2分) A、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B、答谢/中书书。 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D、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5、解释下列加点的多义词。 (3分) (1)自自三峡七百里中2)或或以钱币乞之 (3)绝沿溯阻绝 (4)白:上下一白 (5)一:惟长堤一痕 (6)与:选贤与能2)古往今来,人们身处困境,进退两难时,自然而然地会吟咏起陆游《游山西村》诗中的名句“    ,  。”诗中表现诗人对乡村生活留恋之情的诗句是: , 。他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写自己做梦都想着为国杀敌的诗句是“ , 。” (3)《归田园居》“ , ”两句,可以看出作者劳作的艰辛。 (4)《渡荆门送别》中“ , ”两句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 (5)请你写出一句吟咏西湖的诗句(上下联), “ , 。” (6)请你写出与春节或中秋有关的诗句一联。 , 。 7、赏析。(4分)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①颔联用“征蓬”“归雁”自喻,暗示了诗人政治生涯的 (2分) ②以传神之笔刻画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 (2分) 二、阅读理解。(46分) (一)记承天寺夜游(12分)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8.解释加点的词。(2分) ①念无与为乐者( ) ②但少闲人如吾二人者( ) ③怀民亦未寝 ( ) ④水中藻荇交横 ( ) 9.从划波浪线的句子中找出记叙的六要素。(3分) 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10.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②相与步于中庭 11.你如何理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一句的含义。(3分) (二)答谢中书书(9分)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阳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11分)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3、这篇短文文题的意思是:_____ _____(2分) 14、这篇短文的内容可用文中的一个短语来概括:______ ____。 15、简答。(3分) (1)文中描绘了哪些景物? (2)短文采用的是什么结构形式? (三)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 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四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