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各地一二模主观题及答案汇总广东各地一二模主观题及答案汇总.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广东各地一二模主观题及答案汇总
(广州一模)
36.(27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伴随着经济的长期高速增长,我国各类环境问题集中爆发,环境保护已成为社会利益冲突的重要触发点。因此,中国需要在保护环境和经济增长、居民就业收入与环境质量等之间寻找恰当的平衡点,更好地落实政府和排污单位的责任,规范居民应尽的义务。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诞生记
1989年12月 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环境保护法 1995年到
2011年 全国人大代表共有2474人次提出修改环境保护法的议案78件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修改环境保护法列入五年立法规划论证项目 2011年1月
至9月 全国人大成立环境保护法修改小组,多次听取环保部等有关部门和专家的意见,并分别赴湖南等地进行调研和召集部分全国人大代表进行研讨 2012年8月至
2013年10月 全国人大常委会三次审议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两次在中国人大网站上公开征求意见,共有10404人次提出14082条意见 (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什么?请选用其中的一个特征,并结合材料一,就解决我国发展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提出合理建议。(15分)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有关知识,说明全国人大是如何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12分)
37.(25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2008—2012年我国国内旅游行业总收入趋势
注:同期旅游行业从业人员从6000万增长到近8000万人。
材料:广州某古镇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文化强镇的过程中,利用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依托自身悠久的传统民间文化,并兼收其他区域的岭南特色文化,发展本镇极富特色的民俗旅游业,形成了以特色民俗文化为内容、以传统建筑和自然生态环境为载体、以原计原味为亮点的民俗文化旅游经济圈。古镇因此获得了中国文化旅游名镇等荣誉称号。现阶段,该镇政府和居民更加积极投入到自觉保护和开发古镇文化旅游资源的实践中去,也逐渐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发展之路。
(1)概述上图反映的我国国内旅游业的发展状况。(4分)
(2)结合上图和材料,运用《经济生活》中的有关知识分析古镇发展民俗旅游业的积极意义。(11分)
(3)结合《文化生活》中的有关知识,简要阐述古镇的做法是如何体现其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10分)
.
37.36.(26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部分产业发展情况
产能 2012年产量 占全世界产量的比例 产能利用率 粗钢 10亿吨 7.2亿吨 46.3% 72% 电解铝 3000万吨 1988万吨 42% 42% 水泥 29.9亿吨 21.8亿吨 60% 73% 平板玻璃 10.4亿标准箱 7.1亿标准箱 50% 68% 注:目前较普遍采用的一个标准是产能利用率小于75%为严重过剩。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分)请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就上述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分)
(2)运用社会再生产的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所体现的经济生活道理。(8分)
(3)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联系材料三分析我国社会各方面应该如何推进法治中国建设。(12分)37.(26分)
材料一:2013年11月6日,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强调指出,广大基层文化工作者要坚持重心向下,沉下去、扎下来,满腔热情地服务农民、服务基层,在群众中创作,在群众中提高,在群众中赢得市场、赢得口碑。要创作贴近群众需求的优秀作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多一点家常味,多一点泥土气,多一点小而活,做到符合基层实际、更受群众欢迎。
材料二:2013年8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都要求全面深化改革。
(1)运用“文化创新”和“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的知识,分析材料一中所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10分)
(2)材料二中“全面深化改革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体现了唯物辩证法联系观和矛盾观的什么原理?(4分)运用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知识,谈谈你对“全面深化改革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理解。(12分)
材料二 “资源诅咒陷阱”是指一些地方过度陶醉于自然资源优势不能自拔,固化于产业链的低端,致使产业结构单一,生态环境压力加大,核心竞争力缺失,持续增长乏力,使得丰富的自然资源最终成为经济发展的“诅咒”而不是“福音”。根据最近国务院发布的《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全国有262个城市被确定为资源型城市。其中,广东省的韶关市、云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