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9年春季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期中考试地理答案.doc

发布:2019-08-07约3.49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2 2019年春季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期中考试 高一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5小题,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C D C C A D A B A A B C D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C C D A B A C B C D C A 1.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流星现象一般发生在距地面高度为80-120公里的高空中,可判断对应的大气层为高层大气。故选C。 2.D【解析】高层大气的气温随高度增加先降低后升高,故A、B错;臭氧主要在平流层吸收紫外线,故C错;从图中可以获取在高层大气中出现了大气温度的极小值,故选D。 3.C【解析】阴雨天与晴天相比,白天对太阳辐射削弱多,气温较低,晚上大气逆辐射强,保温作用强,气温较高,温差较小,③④分别代表大气逆辐射、被大气削弱后的太阳辐射,据此选C。 4.C【解析】热力环流中,同一区域,高空气温较近地面低,但其气压也低于近地面,故A错;近地面气温较低处形成高气压,其等压面应向高处拱起,而高空等压面应向低处下凹,故B错;近地面气温较高处空气受热上升,在近地面形成低压,故C正确;热力环流中,在同一水平面上气流由高气压区向低气压区流动,故D错。 5.A【解析】根据丙处位置和气压状况,可判断其风向为东南风,故A正确。 6.D【解析】据图可判断,四地中丁处等压线最为密集,可判断其水平气压梯度力大于其他三处,故D正确。 7.A【解析】根据水体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对水循环的理解可知,大气水可通过降水转化为地表水。 8.B【解析】本题考查下渗的影响因素,降水强度小,有利于下渗;植被覆盖率高,可通过截留大气降水、延缓地表径流来增加下渗量,故选B。 9.A【解析】地表径流不畅、排水不及时导致水位上升、渍水现象,进而造成洪涝灾害,其他三项明显错误。故选A。 10.A【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位置在 长江入海口处,根据等值线“凸高为低,凸低为高”的规则,该地等值线的特征是盐度比周围低,是入海径流的稀释作用形成的,故选A。 11.B【解析】根据对地貌成因的分类,可知角峰属于冰川侵蚀地貌,沙丘属于风力堆积地貌,桂林山水属于喀斯特地貌,火山则属于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故选B。 12.C【解析】桂林山水是喀斯特地貌的典型代表,而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故选C。 13.D【解析】春季是农作物的生长季节,秋季是农作物的收获季节,受寒潮的影响造成农作物的减产较大,A错误。受地形条件和离冬季风源地距离差异的影响,寒潮对四川盆地影响较小,而对华北平原的影响较大,B错误。寒潮带来的强风显然不能吸引鱼类聚集,C错误。寒潮带来的低温能杀死部分冬季在农田中的病虫害,进而能减轻来年的病虫害影响,故选D。 14.C【解析】只有发布准确及时的寒潮预警,才能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来减轻或避免寒潮带来的危害,故选C。 15.C【解析】从人口金字塔图中可读出,20-30岁年龄段人口中,外来人口比例高于户籍人口,故A错误。0-14岁年龄段人口中,男性比例略高于女性,故B错误。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中,户籍人口所占比例远大于外来人口,故C正确。从各年龄段总体来看,男女比例没有出现严重失衡,故D错误。 16.D【解析】上海市目前人口总量较大,大量接纳海外移民和劳工、全面取消计划生育政策均不利于其社会经济发展,故A、C错误。目前青壮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较大,迅速推进延迟退休政策落地实施不利于青壮年人口就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应根据老龄化发展的态势,稳妥、有序推行延迟退休政策,故B错误。上海市一方面需要适当控制人口、应对低龄人口比例较小的现实和老龄化继续发展的未来,另一方面也需要高素质人才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故D正确。 17.A【解析】上海、北京等城市虽然目前人口数量较大,但其经济、科技等水平较高且在持续发展之中,其环境人口容量并未减小。故选A。 18.B【解析】甲站台处以7:00上车人数最多,此时对应上班时间;乙站台处以18:00下车人数最多,此时对应下班时间。根据各个功能区人口的一般出行规律,故临近甲、乙两个站台的城市功能区最可能是住宅区,故选B。 19.A【解析】大城市住宅区多分布在郊区卫星城,甲站台上车大部分人去往城区工作,故M方向是进城,N出城,A正确;与轨道交通相比,公交车没有专门道路,故没有轨道交通准时,B错误;快速公交系统是一种新型的城郊间公共客运系统,与普通公交相比,运营效率更高,C错误;快速公交系统可以促进城郊人口流动,而非人口迁移,D错误。故选A。 20.C【解析】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有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大,劳动力逐渐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