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理论考研笔记法理学、法学通论).pdf

发布:2017-05-06约4.28万字共3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法学理论考研笔记(法理学、法学通论)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法学理论考研笔记 (法理学、法学通论) 第一编 法学导论 第一章 法学研究与法学教育 一、法学的性质、体系 1.法学概念:是法律科学的简称,是研究法律、法律现象、法律问题的学问或理论知识体系,是一门关于社会共 同生活的人文社会科学。 2.法学的性质 (10) (1)法学是实证科学。 (2)法学是形式科学。 (3)法学是人文科学。 (4)法学是社会科学。 3.法学体系 法理学 中国法律思想史 (1)理论法学 法律思想史 西方法律思想史 法律史学 中国法律制度史 法制史 外国法律制度史 比较法学 国内法学 (宪法学、民法学、刑法学、行政法学、经济法学、诉讼法学) (2)应用法学 国际法学 (国公、国私、国经) 外国法学 (含外国部门法学) (3)边缘法学:法医学、法律心理学。 二、法学为什么与其他学科有着特殊联系? 1.在认识论上,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成果,又是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法学吸收其他学科的认识成果来说明法 律现象,从而使它能够深入到法的本质和价值基础中,以自己的认识成果推动其他学科的发展和新学科的产生。 2.在现代社会,法律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有关法律现象的许多问题不单是法学的问题,还是法学与其他学科 的双边问题或多边问题。 3.在法治时代,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都可能转化为法律问题并提交给法律机关处理,这就要求法律工作者具有比 较广泛的知识,更要求法律人才是知识复合型人才。 三、法学教育的目标和功能 (一)培养高素质的公民 公民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公民人格教育和公民能力培养。公民人格和能力是由许多要素构成的,其中以下十个要 素尤为重要。 1.主体意识2.权利意识3.参与意识4.平等意识5.宽容态度6.法制观念7.义务观念8.理性精神9.人本观念 10.全球 意识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法学理论考研笔记(法理学、法学通论) 2 (二)培养高素质的法律人 法律人的基本素质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基础素质,二是法律素质或法律职业素质。 1.基础素质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 A 思想素质应当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立法为公、执法为民的执业宗旨。 第二,追求真理,维护正义的崇高理想。 第三,崇尚法律,法律至上的坚定信念。 第四,认同职业伦理,恪守法律职业道德的自律精神。 B 文化素质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具备广阔的知识背景 (政治、历史、经济、哲学)。 第二,掌握一两门工具性技能 (外语和计算机)。 第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C 身体心理素质 平时多运动以增强身体素质。 应从以下方面培养心理素质。第一,要培养正当的动机和兴趣。第二,要培养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能力。 第三,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情绪稳定力,抗挫力和承受力。第四,要注意培养学生冷静、谦虚的气质和自信、积极 乐观、果断的性格。 2 法律素质包括法律思维能力、法律表达能力、探知法律事实的能力。 A 法律思维能力包括如下方面: 第一,准确掌握法律概念的能力。 第二,正确建立和把握法律命题的能力。 第三,法律推理的能力。 第四,对即将作出的法律裁决或法律意见进行论证的能力。 B 法律表达能力可以分为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C 探知法律事实的能力。探知法律事实的过程并非是简单地调查搜集客观事实的过程,而是法律人运用法律去 判断、分析、确认、选择事实的过程,是一个客观事实与法律事实对立统一的过程。因此应当把培养学生探知法 律事实的能力放到与培养其他法律职业能力同等重要的地位来对待。 第二章 法学的研究方法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