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生物竞赛模拟试卷.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152012年浙江省高中生物竞赛模拟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1.细菌蛋白质在极端环境条件下可通过肽链之间的二硫键维持稳定。已知不同的多肽产物可因分子量不同而以电泳方式分离。下列左图是一个分析细菌蛋白的电泳结果图,图中“一”代表没加还原剂,“+”代表加有还原剂。还原剂可打断二硫键。“M”代表已知分子量的蛋白质,右侧数字代表蛋白质或多肽的相对分子量。根据左侧电泳显示的细菌蛋白质的结果,右列最能代表该细菌原本的多肽结构(注意:“一”代表二硫键)的图案是 2.下列关于线粒体内蛋白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部分线粒体蛋白在线粒体内合成 B.部分线粒体蛋白是葡萄糖易化扩散的载体 C.部分酶参与膜上的电子传递 D.部分与柠檬酸循环有关的酶分布在内膜上3.粘连蛋白是由一条重链(A链)和两条轻链(B1、B2链) 构成的高分子糖蛋白,作为细胞结构成分,含有多 个结合位点并对保持细胞间粘连等有作用,粘连蛋白结构示意图如右,若该蛋白由m个氨基酸构成,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粘连蛋白含有肽键数为m-3 B.该蛋白在细胞识别中具有重要作用C.癌细胞膜表面粘连蛋白减少 D.该物质的合成只需核糖体即可完成4.下图表示动物肌肉细胞细胞膜转运部分物质示意图,与图中信息不相符的是 A.甲侧为细胞外,乙侧为细胞内 B.Na+既可顺浓度梯度运输也可逆浓度梯度运输 C.图示中葡萄糖跨膜运输的直接驱动力是ATP D.图示中的钠钾泵也是ATP的水解酶5.eATP是指存在于细胞外的三磷酸腺苷。研究发现,人体消化道中“某些细菌”释放的eATP 会驱使肠道T 细胞分化,防止传染因子进一步危害机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eATP在免疫中发挥作用,与肠道T细胞的细胞膜有关B.上述“某些细菌”生活于人体内环境,与人存在共生关系C.eATP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每个eATP分子含有3个高能磷酸键D.e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其作用是为T细胞提供能量6.右图表示真核细胞中四种生物膜上发生的化学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①与唾液淀粉酶的加工有关B.破坏根尖分生区的②,将会形成多核细胞C.③是叶绿体内膜 D.④中蛋白质的含量较多酶相对活性温度对ACP活性的影响7.鱼被宰杀后,鱼体内的ATP会生成具有鲜味的肌苷酸,但酸性磷酸酶(ACP)会催化肌苷酸分解导致鱼肉鲜味下降。为了研究鱼类的保鲜方法,研究者从草鱼、鮰鱼和鳝鱼中分离得到ACP,酶相对活性温度对ACP活性的影响ACP在不同浓度金属离子中的相对酶活性金属离子浓度(mmol/L)相对活性(%)草鱼鮰鱼鳝鱼Na+30100.83101.4796.03Zn+1112.38116.06158.13Ca2+565.2196.1888.18A.不同鱼类的ACP活性都会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增大B.将宰杀后的鮰鱼放到37℃C.将宰杀后的草鱼放到适宜浓度的Ca2+溶液中鲜味下降的速度会减慢D. Zn+能使这三种鱼的鲜味下降速度都减慢8.在生物化学反应中,当底物与酶的活性位点形成互补结构时(如甲图A所示),可催化底物发生变化。酶抑制剂是与酶结合并降低酶活性的分子,其中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从而降低酶对底物的催化效应;非竞争性抑制剂和酶活性位点以外的其他位点结合,能改变酶的构型,使酶不能与底物结合,从而使酶失去催化活性。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曲线a表示没有酶抑制剂存在时的作用效果 B.曲线c表示在竞争性抑制剂作用下酶的活性降低 C.曲线a、b酶促反应速率不再增加是酶处于饱和状态 D.竞争性抑制剂与该酶催化的底物化学结构相似9.下图表示渗透作用装置图(半透膜为膀胱膜),蔗糖溶液A、B、a、b浓度分别用MA、MB、Ma、Mb表示,且MAMB,Ma=MbMA。则一段时间后A.h1>h2 Ma>Mb B. h1<h2 Ma>MbC.h1>h2 Ma<Mb D. h1<h2 Ma<Mb 10.将萝卜条放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进行实验,在保持细胞存活的条件下,蔗糖溶液浓度与萝卜条细胞液的浓度变化的关系图如下,其中b点代表实验前细胞液的浓度,且a=b。假设实验前所选的各组萝卜条的细胞液的浓度均相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蔗糖溶液浓度小于a时,萝卜条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现象B.蔗糖溶液浓度为a时,萝卜条细胞内外的水分无跨膜运输C.蔗糖溶液浓度大于a点时,萝卜条细胞失水,质量将减少D.将处于a浓度蔗糖溶液中的萝卜条移入清水中,则该萝卜条细胞会发生吸水涨破11.在科学研究中常用呼吸熵()表示生物用于有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