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病病人睡眠障碍的影响.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强化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病病人睡眠障碍的影响
俞美玲 (台州市立医院 浙江 台州 318000)
【摘要】目的:分析强化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病病人睡眠障碍的影响作用。方法:将我院2009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78例帕金森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39例,对照组39例。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强化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采用PSQ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与比较。结果:实施强化护理干预1个月后,实验组的睡眠质量、睡眠障碍、入睡时间、日间功能与PSQI总分与对照组比较,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睡眠效率、睡眠时间、催眠药物的使用评分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帕金森病病人睡眠质量很差,对其强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改善病人的睡眠障碍,有利于疾病的康复,从而提高了生活的质量。
【关键词】帕金森病;强化护理干预;睡眠障碍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6-0061-01
帕金森病(PD)为一种常见慢性功能性的疾病,PD的症状之一是睡眠障碍。PD患者的睡眠障碍比健康德老年人较为多见。研究表明, PD患者中60 %~98 %有着程度不同的睡眠障碍情况,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糖尿病患者。睡眠障碍能够使得PD患者的认知障碍和运动障碍等症状有所加重,严重影响了PD病人的生活质量[1-2]。近年来,睡眠障碍已经引起了学者的研究热点和重点。
2009年3月~2011年3月,我们对我院确诊为PD的39例病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强化护理干预,经过调查评定,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09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PD病人78例。全部的病人符合UPDRS的诊断标准。按照就诊的顺序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39例:男21例,女18例;平均年龄(66.53plusmn;5.32)岁;病程(4.10plusmn;1.91);学历小学以上18例,文盲21例;Barthe评分(55.4plusmn;11.5)。对照组39例:男16例,女23例;平均年龄(70.02plusmn;4.78)岁;病程(3.97plusmn;2.13);学历小学以上22例,文盲17例; Barthe评分(56.5plusmn;10.9)。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及学历,经过统计学处理,Pgt;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的常规护理,进行有关睡眠健康教育,按照医嘱完成各种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强化护理干预措施,连续强化护理干预1个月后观察结果。具体的干预措施:①强化心理护理:主动的进行心理支持,及时对新住院的病人进行评估,强化护理人员的心理学修养,给患者介绍有关疾病的知识等;④强化有效安全的应用药物:指导正确的应用催眠药,介绍所用药物的知识;③强化睡眠卫生教育:建议病人采用一些措施来促进睡眠,指导病人养成好的睡眠方式和习惯;⑤强化睡眠行为干预措施:采用睡眠限制疗法和刺激控制疗法;②创造好的睡眠条件和环境。
1.2.2睡眠状况评定: 治疗1个月后,根据PSQI对两组病人的睡眠情况进行分析。PSQI包括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催眠药物、睡眠障碍日间功能7 个成分组成。每个项目以0~3 分计分,PSQI总分是各项目得分的累加,范围是0~21分。得分越高表明睡眠情况越差。
1.3统计学方法: 数据由SPSS16.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chi;2检验。以alpha;=0.05为检验水准。
2结果
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PSQI评分,干预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各项PSQI评分比较Pgt;0.05,无差异性。比较两组睡眠效率、睡眠时间、使用催眠药物的评分,P<0.05有显著性差异。强化护理干预1个月后,实验组的睡眠质量、睡眠障碍、入睡时间、日间功能及PSQI总分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低P<0.01,有极显著性差异意义。在强化护理干预前后实验组组间比较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见下表。
两组病人PSQI评分的比较(Xplusmn;s)
与实验组强化护理干预前比较aP<0.05
3讨论
PD病人常见的临床症状就是睡眠障碍,严重的影响了病情的控制、生活质量与转归。本院针对影响帕金森病病人睡眠障碍的因素,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强化护理干预,强化措施包括心理护理、有效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