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蛋鸡养殖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

发布:2017-03-20约1.76万字共3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 总论 1.1 项目概要 1.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1.1.1.1 概况 项目单位名称: 所有制形式:有限责任公司 主要产品品种: 有限公司存栏蛋鸡全部从亚洲最大的现代化蛋种鸡企业北京市华都峪口禽业有限公司引进目前国际最优良蛋鸡品种“海兰褐”,该品种也是国家农业部“十五”重点推广的蛋鸡品种,其品种特点为:母雏全身红色,公雏全身白色,可以自别雌雄,体形结实,基本呈元宝形,体质好,抗病能力强。后备鸡生产性能为:18周体重1.55 kg;18周成活率96%-98%;18周饲料消耗量6.57 kg?。产蛋鸡生产性能为:50%产蛋率日龄149日;高峰产蛋率94%-98%;日耗料114 g;料蛋比(21-74周) 2.36;32周蛋重62.3 g;70周蛋重66.9 g;至80周龄产蛋总重22.6 kg;至80周成活率94%。 1.1.1.2 财务状况 有限公司是 组建成立的,注册资金 万元,占地亩。 1.1.1.3 法人代表基本情况 1.1.2项目建设条件 近年来,国家把扶持农产品加工转化企业作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不断加大扶持力度。“十二五”期间,代县把明确把发展蛋鸡养殖作为提高农民收入第一要务,要求全县上下以此为目标,树立信心,形成一盘棋,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性机遇,积极打造蛋鸡养殖县。 1.1.3项目建设方案 项目名称:5万只蛋鸡养殖项目。 建设地点: 建设规模:新建蛋鸡舍2栋,新建育雏舍1栋,饲料库1栋,蛋库1栋,办公室10间,员工宿舍5间以及其他配套车间,总建筑面积为3792平方米。建成后将养殖蛋鸡规模5万只,年产鲜蛋100万公斤,年创产值800万元。 进度安排:该项目建设期为二年,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2011年7-8月为项目可行性研究审批阶段;第二阶段2011年10-11月为招投标阶段;第三阶段2011年5-8月为土建工程施工阶段;第四阶段2011年9-10月为设备安装调试阶段;第五阶段2011年11-12月为试投产验收阶段。具体情况如下表: 项目建设进度表 阶段内容 2011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可行性研究审批 招投标 土建施工 设备采购安装调试 投产及验收 1.1.4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 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中共中央[2006]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若干意见》 2、《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参考大纲》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摘要》的通知》 3、《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 4、《山西省优势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计划)》 5、《忻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 6、国家现行财务、会计制度及项目建设评价方法与参数。 7、本地的气象、地质、水温、交通、能源、资源、市场。 1.3 综合评价 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 2.1 项目建设背景 我国集约化养鸡起步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政府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稳定市场供应,提出了 “ 菜篮子工程 ” ,主要在生鸡生产、蛋鸡饲养等项目上给予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并在大中城市郊区建立起了规模化的大型蛋鸡场,鸡场规模从几万只到几十万只不等。八十年代后,随着农村联产承包制的实施,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加。于是在国营工厂化养鸡的示范和带动下,广大农村涌现出了大量的小规模养鸡专业户,在此基础上发展起了养鸡专业村,并形成了连片的蛋鸡生产基地,逐渐成为中国蛋鸡养殖的主力军,国营大规模蛋鸡场推出了历史舞台。 而在世界范围内,蛋鸡生产正朝着国家级的或跨国的大集团发展,因此生产效率日益受到重视。通过生产与零售企业间的紧密合作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要。由于市场的激烈竞争,仅极少数的蛋鸡育种公司生存下来。同时家禽育种的商业化又推动了育种技术的改进和生产性能的不断提高。激烈的市场竞争给育种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也是促进育种公司不断发展的动力。各个育种公司在育种工作中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一流的设备进行育种,使蛋鸡的生产性能不断得到提高。各大育种公司由于资金和人才上的优势,他们建立起了庞大的国际性技术服务团队,在世界各地进行有关蛋鸡饲养管理、疫病防治、营养 需要和设备使用及维护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广大蛋鸡饲养者的生产水平。同时也不断推广他们的产品,扩大产品的销售,使整个蛋鸡行业迅速的向前发展。目前蛋鸡育种仅被几家大型的商业育种公司所垄断。 我国目前的蛋鸡饲养现状是散户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