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显德汪煤矿毕业设计说明书.doc

发布:2019-05-10约8.53万字共12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127 显德汪煤矿毕业设计说明书 第 PAGE 1 页 TOC \o 1-3 \h \z \u 1.矿区概述及井田特征 1 1.1 矿井概况 1 1.1.1 矿区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 1 1.1.2 矿区地形、地势及河流 1 1.1.3 矿区气象 1 1.1.4 矿区地震震级及裂度 1 1.1.5 矿井井田内小煤矿情况 2 1.2 井田地质特征 2 1.2.1 煤系地层 2 1.3 矿井水文地质特征 11 1.3.1 地表水概况 11 1.3.2 矿区水文地质概况 11 1.3.3 含水层特征 12 1.3.4 断裂带水文地质特征 15 1.4 煤层特征 16 1.4.1 煤层稳定性评价 16 1.4.2 煤的物理性质及煤岩特征 19 1.4.3 煤类的确定及煤类分布 19 1.4.4 煤的化学性质及有害元素 20 2.1 井田境界 20 2.2 井田工业储量 20 2.2.1 资源量计算范围及工业指标 20 2.2.2 井田内煤层资源量计算 21 2.3 井田可采储量 22 2.3.1 安全煤柱留设原则: 22 2.3.2 井田永久保护煤柱损失量: 22 2.3.3 矿井的2#煤的可采储量Z2k为: 23 3.矿井生产能力、服务年限及工作制度 24 3.1 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24 3.1.1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 24 3.1.2 矿井服务年限 24 3.1.3 井型校核 25 3.2 矿井工作制度 26 4.井田开拓 26 4.1 概述 26 4.1.1 煤层埋深对开拓系统的影响。 26 4.1.2 断层分布及产状对开拓系统的影响。 27 4.1.3 地面河流对开拓系统布置的影响。 27 4.1.4 通风系统对开拓系统布置的影响。 27 4.1.5 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 27 4.2 井筒位置的确定 28 4.2.1 井筒数目 28 4.2.2 井筒特征 29 4.2.3 确定井筒形式、数目、位置及坐标 32 4.2.4 工业场地的位置 35 4.2.5 开采水平的划分及采区的划分 35 4.2.6 主要开拓巷道 35 4.2.7 方案比较 35 4.3 开采水平的设计 47 4.3.1 确定开采水平的位置 47 4.3.2 设计水平的巷道布置 47 4.4 井底车场 47 4.4.1 概述 47 4.4.2 井底车场的选择原则 48 4.4.3 井底车场的设计依据 48 4.4.4 井底车场的线路设计 49 4.4.5 马头门线路的平面布置计算 50 4.4.7 井底车场的硐室 51 4.4.8 主要开拓巷道 52 4.5 采区划分 55 4.5.1 采区划分的原则 55 4.5.2 各系统的综述 55 5.采煤方法和采区巷道布置 56 5.1 煤层的地质特征 56 5.1.1 煤层 56 5.1.2 煤质 57 5.1.3 瓦斯、煤尘及自然发火情况 58 5.1.4 水文地质 58 5.2 采煤方法和回采工艺 59 5.2.1 工作面机械设备 59 5.2.2 采煤方法 60 5.2.3 工作面长度的确定 60 5.2.4 按采煤机能力校核工作面长度 62 5.2.5 顶板管理 63 5.2.6 循环作业方式及循环图表的编制 63 5.3 采区巷道和生产 65 5.3.1 采区概况 65 5.3.2 采区形式 65 5.3.3 采区区段 66 5.3.4 采区生产系统 66 5.4 采区车场设计及峒室 68 5.4.1 采区上中部车场 68 5.4.2 采区硐室 68 5.5 采区采掘计划 68 5.5.1 采区各种巷道 68 5.5.2 采区产量 70 6.1 概述 71 6.2 采区运输设备的选择 71 6.3 主要巷道运输设备的选择 72 6.3.1 煤炭运输方式 72 6.3.2 刮板输送机及带式输送机的设计计算 73 6.3.3 电机车的选型设计 75 6.3.4 列车组成的验算 78 6.4 主井提升设备选型设计 80 6.4.1 选择提升容器 80 6.4.2 选择提升钢丝绳 83 6.4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