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科学教案(第三、四章).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河南科技大学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 《化妆品科学》 计划学时 32
授课章节 第三章、第四章(3 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乳状液的特点、形式、光学性质,水溶性聚合物的分类、特点,皮肤柔润剂
的种类,掌握乳化理论、乳化方法及影响乳化的各种因素,常见的水溶性聚合物和皮
肤柔润剂的性质、特点及其作用。
教学基本内容:
一、乳状液概述
二、乳状液的类型理论
三、乳状液的一般性质
四、乳状液的不稳定性
五、乳状液的制备
六、水溶性聚合物的分类
七、常见水溶性聚合物的性质、特点及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乳状液的类型理论、乳状液的制备、常见的水溶性聚合物和皮肤柔润剂的性质、
特点及其作用
授课方式、方法和手段:
讲课
作业与思考题:
1、乳化液的类型理论是什么?
2 、影响乳化的因素有哪些?
3、水溶性聚合物的特点与性质?
4 、皮肤柔润剂的作用有哪些?
1
第三章 乳化理论
乳状液是化妆品中最广泛的剂型,从水样的流体到粘稠的膏霜等。因此,乳状液
的讨论对化妆品的研究和生产及保存和使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乳状液的稳定性往
往成为判断膏霜和乳液品质的重要指标,在市场上购买化妆品时,我们有时会发现一
些膏霜或乳液表面有油珠渗出,这是由于乳化不好的缘故。
提问1:为什么大部分化妆品采用油和水的乳化体?
我们知道,皮肤干燥是由于缺水,因此皮肤补水是化妆品的主要作用之一,但若
将水直接涂于皮肤表面,则很快就会蒸发掉,无法保证皮肤适宜的水分含量,保持皮
肤的柔润和健康。油膜虽能抑制水的蒸发,但若直接涂于皮肤表面,则显得过分油腻,
且过多的油会阻碍皮肤的呼吸和正常的代谢,不利于皮肤的健康。而许多营养性成分
是油溶性的(如VE 、小麦胚芽油),只有将其溶于油中,才能被皮肤吸收利用。乳状
液是油和水的乳化体,既含有油,又含有水,既可给皮肤补充水分,又可以在皮肤表
面形成油膜,防止水分的过快蒸发,不不致过分油腻,且配制乳化体时,添加有表面
活性剂,易于冲洗。因此,大部分化妆品是油和水的乳体体,如雪花膏、冷霜、润肤
霜、营养霜和乳液等。
一、乳状液概述
1、乳状液的定义
提出乳状液,我们就会想到乳白色的牛奶。其实除了食品之外,乳状液与我们的
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如油漆、农药、化妆品等,都属于乳状液。甚至连人体消化也离
不开乳状液的作用,如脂肪必须在胆汁的作用下转变为乳状液才能被人体所吸收。
两个不相混容的纯液体不能形成稳定的乳状液,必须要加入第三组分(起稳定作
用),才能形成乳状液。例如,将油和水放在试管里,无论怎样用力摇荡,静置后油
与水都会很快分离。但是,如果往试管里加一点肥皂,再摇荡时就会形成象牛奶一样
的乳白色液体。仔细观察发现,此时油以很小的液珠形式分散在水中,在相当长的时
间内保持稳定,这就是乳状液。这里称形成乳状液的过程为乳化。而在此过程中所加
入的添加物(如肥皂)称为乳化剂。
乳状液(或称乳化体):乳状液是一种或几种液体以液珠形式分散在另一不相混
溶的液体中构成的具有相当稳定性的多相分散体系。
提问2:大家想想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乳化现象?(如捣鸡蛋、用洗涤剂洗油锅)。
例如牛奶,一般牛奶里平均含蛋白 3.3 %,脂肪 3.64 %,乳糖 4.88 %,其余的是
2
水分。其中脂肪和水形成乳状液,蛋白在水中形成胶体,乳糖溶于水形成溶液。
乳状液中被分散的一相称作分散相或内相;另一相则称作分散介质或外相 (连续
相)。如牛奶中,脂肪即为内相,而水则为外相。
[界面张力:存在于界面上力图使界面收缩的一种力。气液界面上的界面张力又
称表面张力。]
2、乳状液的类型及鉴别方法
根据内外相的性质,乳状液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油分散在水中,如牛奶、雪
花膏等,简称为水包油型乳状液,用 O/W 表示;另一种是水分散在油中,如原油、
冷霜等,简称不油包水型乳状液,用 W/O 表示。
根据 O/W 和 W/O 型乳状液不同的特点,可以用下面较简便的方法对乳状液的类
型加以鉴别:
(1)稀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