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安全性的现状和进展.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年9月,26(9A)
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安全性的现状及进展
刘 瑛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急诊中心,南京210008)
●
急诊科是医院各类危重患者的首诊科室。患者 2.2医护人员因素一是转运陪送人员组成不合
急诊诊治后常因诊断和治疗的需要而进行医院内转 理。由不具备足够知识的年轻护士、实习护士、实习
运,而转运途中由于条件限制可能发生各类风险事 医生陪送,致使当患者病情发生变化、危险发生时,
件。虽然院内转运时间不长,一般10~20min,但风 不能准确、及时地做出判断和处理。’91;二是转运流
险大,甚至大于ICU的患者[J。4]。有文献¨3报道,高达程不畅。转运前对患者病情估计不足,转运路线选
71%的转运患者在转运途中或检查过程中发生轻微 择不当,相关辅助科室人员如电梯、放射科、接收科
甚至严重的并发症,转运患者的病死率比平常高 室人员等准备不足,造成转运时间延长,病情变化而
9.6%。为了提高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性, 无法实施正确的处理,以致造成不良后果甚至危及
现将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现状及进展综述如下。 生命‘…。
l 危重患者转运的指征和禁忌证 2.3设备及药品因素转运设备及基本药品准备不
足。当患者病情严重而无选择性地必须进行紧急运送
1.1 指征 其含义是指众多的院内转运患者属危
时,运送风险更大。如无相对完善的设备和药品,在患
重患者,并纳入危重患者转运程序[5“]。只有正确判
者发生生命危险时更是无法持续观察患者病情变
断患者病情,才能实施有效转运。卢勇等[2]认为危
化,做出及时有效的应急处理,易贻误抢救时机[9。10|。
重患者转运的指征总体上包括两类:(1)有单个或多
较常发生的与设备相关的危险事件[11]见表2。
个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患者在转运途中有随时发生
意外者;(2)患有循环、呼吸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
表2转运中与设备相关的危险事件
者在搬运过程中有可能随时发生意外者。因此,转
设备 相关危险事件
运前应充分估计到患者可能出现的、潜在的或尚未
通气设备 呼吸同路断开、呼吸囊漏气或密封不够、氧气源不足
察觉的生理紊乱,以及严重影响呼吸、循环、中枢神
输注设备 电池不足、药物不够
经系统功能的情况,经家属同意,病情基本稳定后才 静脉通路 断开、长度不足、输液架出现问题
转运。 监护仪 功能异常、电池小足、干扰、屏幕显示不清
负压系统 无负艨吸引或吸引力不够
1.2禁忌证危重患者转运的禁忌证[2]包括:心跳
呼吸骤停进行心肺复苏者、急性心包填塞可能引起
心脏骤停者、腹部闭合伤致血压下降剧烈者、呼吸道 3 降低转运风险的护理措施
梗阻可能呼吸停止者。这些患者最好在急诊科进行 3.1对转运患者正确的风险评估危重患者院内
紧急处理或实施救命手术后再行转运。 安全转运其收益和风险是并存的,无论是转运前或
是转运中都要进行风险评估[1.8]。目前,评估的依据
2转运的危险因素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