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飞漫床垫.ppt

发布:2018-01-02约4.07千字共2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飞漫”防褥疮充气产品 褥疮产生的原因 1、压力因素   (1)垂直压力:    局部长时间承受超过正常毛细血管的压迫,均可造成褥疮。(一般而言皮肤层下的血管可承受的压力约为32mmHg左右,假若超过以上的压力局部血管便可能扭曲、变形而影响到血流的通过而有缺血的现象。)   (2)摩擦力:    摩擦力作用于皮肤,易损害皮肤的角质层。   (3)剪力:    所谓剪力是一个作用力施于物体上后导致产生一平行反方向的平面滑动,是由摩擦力与垂直压力相加而成。 褥疮产生的原因 2、营养状况   全身营养缺乏,肌肉萎缩,受压处缺乏保护。如长期发热及恶病质等。 3、皮肤抵抗力降低 皮肤经常受潮湿、摩擦等物理性刺激(如石膏绷带和夹板使用不当、大小便失禁、床单皱褶不平、床上有碎屑等),使皮肤抵抗力降低。 4、年龄   老年人皮肤松弛干燥,缺乏弹性,皮下脂肪萎缩、变薄,皮肤易损性增加。    易发生部位 临床表现95%以上的褥疮发生于下半身的骨隆突上;67%的溃疡发生于髋及臀部周围;29%发生于下肢。比较典型的褥疮发生部位为骶骨、股骨大转子、坐骨粗隆、足跟及外踝。 褥疮发生的流行病学 国外的大量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无论是在医院还是在社区均存在较高的压力性溃疡发病率及患病率。 1、加拿大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急救医院、非急救医院、综合性医院及社区压力性溃疡患病率分别为25.1%、29.9%、22.1%和15.1%,所有医疗机构的总患病率为26.0%。 2、2001年美国压力性溃疡顾问委员会在专著《美国压力性溃疡》中总结了1990年~2000年10年间美国临床医疗机构中压力性溃疡的发病率:急救中心为7~38%,重症监护病房为8~40%,手术室为4~21.5%,长期保健医院为7~23.9%,康复医院为0,而家庭保健机构为16.5~17%。 褥疮发生的流行病学 国内以广东中山大学附属一院为例,平均1000例住院病人中,起码 有10%因卧床需要进行褥疮护理。专家披露了一个严峻数字——仅仅因卧床引发严重褥疮感染导致死亡者(而非死于自身患有的心脑血管病 变)占长期卧床病人的50%。 褥疮的分期 第一期(红斑期):皮肤虽完整,但皮肤出现红斑, 第二期(水泡期):可深及真皮但未穿透真皮层,出现水泡;且指压不会变白 褥疮防治方法 两小时翻身:两小时翻身法是目前国内外应对卧床病人预防褥疮的主流方法,翻身时动作应轻柔,避免拖、拉、推以免损伤皮肤。定时用温水擦身或用热水进行局部按摩,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及时排污:对大小便失禁患者应及时为其清除排泄物,避免因潮湿刺激皮肤。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卫生,以免感染。 保持床面清洁:应维持卧床病人处在平整、干燥、柔软环境。每次翻身时要注意整理床面,使之平整,无杂物,防止擦伤皮肤。 细致检查:每次翻身时密切观察患者受压部位皮肤是否存在异常,一旦发现应立即就医,防止褥疮恶化。 加强营养:营养不良病人的皮肤对压力损伤的耐受能力较差,容易发生褥疮,所以卧床患者应多吃高蛋白食物、水果、新鲜蔬菜以增强自身的抵抗能力。 卧床病人的肺部感染 卧床病人的肺部感染的病因 年迈,呼吸功能本身减弱 压力性溃疡的感染灶,细菌至肺微循环,滞留细菌性微血栓 活动减少,肺活量下降,正常所产生的肺分泌物排出不畅 病人长期卧床,分泌物分散积聚 关于高位截瘫,原有肺疾病,心肺功能不好 卧床病人的肺部感染发病率 ICU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罹患率10 – 65% 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ICU住院时间延长 4.3天 (95%CI, 1.5 – 7.0天) 死亡危险增加 5.8% (95%CI, 2.4 – 14.0%) ----援引北京协和医院ICU 杜斌教授 卧床病人的肺部感染护理 定时翻身、叩背,2小时循环 保持环境清洁、保持室内的湿度70% 进行有效地呼吸和咳嗽练习 湿化呼吸道 吸氧 其他 主动翻身40°治疗疗效的论据 主动翻身40°治疗疗效的论据 主动翻身40°治疗疗效的论据 主动翻身治疗疗效的论据 主动翻身治疗疗效的论据 “飞漫”翻身床垫的工作方式 通过大功率充气泵对气囊进行充气; 对侧定时充放气来实现对病人的翻身; 通过置放在气囊内的按摩单元实现对易发部位实现主动按摩,疏通局部血液循环; 激光精微打孔,可对局部吹送气体,保持局部干燥; “飞漫”充气辅助翻身床垫 “飞漫”充气辅助翻身床垫 左右侧翻效果 使用前后热成像图 “飞漫”充气辅助翻身床垫 “飞漫”翻身床垫的分型 ICM-8000 适用客户:ICU重症病人 病人特点:病人生命体征不稳定,完全依托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