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危重病人的安全转运李丽.ppt

发布:2018-05-21约4.02千字共4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淮北人人民医院规范化培训 国外危重患者转运发展 危重患者院内、院外转运发展蓬勃 各项转运指南相继出台 2004年Williams提出转运治疗学(Transit care medicine)的概念 国内危重患者转运现状 是国内目前缺乏规范、容易忽略的环节 《中国重症患者转运指南(2010)》(草案)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 当形成一个计划时,以下是应回答的一些必须问题: 什么是运送这个病人的特别要求,这些要求可以达到吗? 需要PEEP,在运送途中会安全使用简易呼吸囊的员工,等等。 运送团队彻底明白他们的责任吗? 护士定时检查输液泵的功能和氧气筒压力表等等。 准备接受转运来的医院已被通知和已准备好接受你的病人了吗? 好的沟通渠道,移动电话等等。 你已仔细的考虑过特别的运送情况吗? 光线,车辆,路况和天气,距离等 到达后,接收人员已妥当的接管了病人吗? 气道,循环,药物支持等等 专业转运团队是关键 配送护士责任心不强,观察不仔细,急救技能及应变能力差,在转运途中突发病情变化时,不能有效处理,引起各种纠纷。 转运前患者的准备 针对性的处理原发疾病 确保患者气道的安全性 确保循环稳定 转运前的准备 转运前的准备 事先充电 运转前的准备 充足的氧气 转运前的准备 药品、设备准备充分 转运前的准备 各种导线整理束 缚好 转运前的核对 采用核对表以保证没有忘记任何物品 病人的核对 设备的核对 一定要在出发前再次评估病人,附着所有的运送设备和仪器并运转这些设备和仪器,依照A-气道, B-呼吸,C-循环,D-药物,E-设备的顺序会保证你不会忘记物品。 部门协作 最理想的转运一个危重病人是把它当作一个“流动的,但是无缝的、连续的ICU环境”。 ICU护理的最基本的目标是提供严密的病人生理状况的监测和衰竭器官功能的支持。 在重症病人运送的过程中,观察病情变化是关键。 通过适当地回答以下5个问题可以减少风险的发生 需要谁来陪同这个病人? 需要什么设备,设备是否已检测和设备是否运转正常? 你对你的病人的病情了解程度以至于能在运送途中预知与其相关的问题的发生吗? 你已作好了一个运送计划吗? 你已详细地记录了整个过程吗? 转运中监测—如何监测? 转运患者或患者检查时,医务人员应始终留在患者身边,根据需要观察和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对监测水平划分为如下 1级 必需 2级 强烈推荐 3级 理想 转运中监测 监测记录 心电图(1级) 脉搏血氧饱和度(1级) 非侵入性血压(1级) 心率(1级) 呼吸频率(1级) 机械通气患者测量气道压力(1级) 转运中监测 二氧化碳描记术( 2级) 连续测量血压(3级) 测量肺动脉压(3级) 测量颅内压力(3级) 测量中心静脉压(3级) 总结--安全转运的原则 有经验的医护人员 必要的设备和交通工具 全面的检查和评估病情 全面监测 稳定病情 反复评估病情 不间断的监护 直接交接 病历记录和审核 院际转运四要素 人员:由医生、护士、呼吸治疗师、医院管理人员以及当地急救人员组成 根据患者的数量、转运的频率、类型准备好转运器材、急救措施、通讯设施等 制定和实施标准化的转运计划方案 定期评估和修改转运计划 院际转运 利益大于危险,院际转运可以进行。转运决定由所在医院医生做出,一旦决定,尽快实施。 院际转运前要由具有责任能力的患者、患者的监护人或丧失责任能力患者的法定代表人签署转运同意书。 每一危重患者至少由2名医护人员和司机一起陪护。当需转运的患者病情不平稳时,转运组组长应该是一名医生或护士,并且最好受过转运医学的特殊培训。 其中气道管理、氧气供应、生命征监护所需设备要特别强调。 急救药品与稳定病情和维持生命征所需药品也必须准备充分。在某些情况下应作好治疗运送途中以下情况的准备:(药物) 颅内压增高 子宫收缩无力 肾上腺功能障碍 麻醉剂抑制 ?转运中的监护危重患者转运中至少需有持续脉氧监测、持续心电监测并能定时测量血压和呼吸频率。依据病情,某些患者可以采取以下监护措施,包括有创血压、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压、颅内压和( 或)二氧化碳浓度监测。 所有危重患者转运前应建立静脉通路。 如考虑可能施行气道干预治疗,则在气道稳定前不要转运 对于创伤患者,除非确定没有脊柱损伤的体征,否则都要进行脊柱固定。 肠梗阻和机械通气患者要放置胃管。 转运时间长、要严格控制出入量和接受利尿治疗的患者应放置导尿管。 如有指征,转运前应放置胸腔减压管或胸引装置以保持减压。 使用兴奋剂的患者要用约束带固定手腕和腿部,以保证患者和转运组成员的安全,特别是空运时。 遇到暴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