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煤矿安全管理讲述.pptx

发布:2017-03-31约1.36万字共7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煤 矿 安 全 管 理 E-mail:jzxysql@126.com 安全生产培训中心 2017-4-4 1 讲课内容 第一节 煤矿安全管理基础知识 第二节 煤矿安全管理体系 第三节 事故的基础知识 第四节 煤矿灾害事故及预防 第一节 煤矿安全管理基础知识 一、安全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1.安全从不同的角度有下列定义: ①安全是指客观事物的危险程度能够为人们普遍接受的状态。 ②安全是指没有引起死亡、伤害、职业病或财产、设备的损坏或损害的条件。 ③安全是指不因人、机、媒体的相互作用而导致系统损失、人员伤害、任务受影响或造成时间的损失。 2.安全的重要性体现在三个方面 ①经济损失大。 ②社会影响大。 ③影响周期长。 二、管理的定义 管理就是管理者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对管理对象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 三、安全管理的任务 ⒈ 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方针政策。 ⒉ 分析、研究、评价企业生产建设过程中各种不安全因素。 ⒊ 从组织、技术、管理、培训等方面采取措施、消除或控制危险源。 ⒋ 预防事故发生或最大限度控制事故的影响范围及程度。 ⒌ 实现最优化安全状态,为企业生产建设的顺利进行和经营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 四、安全管理的意义及作用 1.搞好安全管理是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根本对策。 造成伤亡事故的原因: ①人的不安全行为 ②物的不安全状态 ③环境的不安全条件 ④安全管理的缺陷(事故发生的根源)    要从根本上防止事故的发生必须:   ①从加强安全管理做起。   ②不断改进安全管理技术。 ③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2.搞好安全管理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生产方针的基本保证。 为了贯彻安全生产方针需要: ①安全管理人员具有高度的安全责任感和自觉性。 ②制定各方面防止事故和职业危害对策。 ③提高广大职工的安全意识。 ④自觉贯彻执行各项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 ⑤增强自我防护能力。 3.搞好安全管理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根本保证。 煤矿灾害防治水平的提高要通过: ①增加安全投入。 ②采取行之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 ③提高设备的安全性能。 ④创造本质安全化作业条件和作业环境。   4.安全技术和劳动卫生措施都有赖于有效的安全管理,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安全技术——指各种专业有关安全的专门技术。如安全监控系统等。 劳动卫生——指对尘毒、噪声、辐射等各方面物理化学危害因素的预防和治理。    5.搞好安全管理,有助于改进企业管理,全面推进企业各方面工作的进步,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 ①企业安全生产状况的好坏反映出企业管理水平。 ②企业管理得好,安全状况得到改善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③安全管理混乱事故、伤亡不断。 五、安全管理的目的、地位及主要内容 1.安全管理的目的 ①提高灾害防止水平。 ②预先发现、消除或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危险。 ③防止发生事故、职业病和环境危害,避免各种损失。 ④最大限度地发挥安全技术措施的使用。 ⑤提高安全投入效益、推动企业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 2.安全管理的地位 安全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处于执行的地位。 3.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 ①安全管理的基础工作。(规章制度、安全技术措施、应急与救援等) ②生产建设中的动态安全管理。(人员不安全行为的发现与控制、设备安全性能的检测、检验和维护管理、重大危险源的监控等。) ③安全信息化工作。(煤炭行业安全生产信息等) 4.安全管理的特点 长期性、 科学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