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主要接口施工作业指导书.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路基主要接口施工作业指导书
一、适用条件、范围
适用于路基工程接口施工。
二、该作业指导书采用的有关规范、标准
(1)《客运专线综合接地技术实施办法(暂行)》(铁集成〔2006〕
220 号);
(2)本工程施工图设计;
(3)本工程施工图设计路基设计图集补遗;
(4)本工程施工设计图路基附属结构物及接口设计图集及补遗;
(5)本客运专线电力电缆过轨管埋设表;
(6)本客运专线通信、信号轨管埋设图;
(7)本工程施工图接触网支柱及拉线基础。
三、 主要站后预留接口
1、过轨预埋管
2、电缆沟、槽及手孔
3、接触网基础
路基专业主要接口平面位置见图A1-1 和A1=2。
图A1-1
路堤地段主要站后预留接口
图A1-2
路堑地段主要站后预留接口
四、施工方法
4.1、过轨预埋管道
由于通信电缆、信号电缆、电力电缆、接触网回流地线和供电线
等构筑物需要横穿路基,为此必须在有电缆过轨的地方预先埋设过轨
管道,与此同时,过轨管道处的路基两侧均应设置连接手孔。
4.1.1 电力电缆过轨
电力电缆过轨从路基基底过轨,采用直径ф150mm 的镀锌钢管,内
壁应光滑无毛刺,弯曲半径不小于 1m,管内预留两根 2mm 镀锌铁丝。
埋设时,先开挖深度 50cm,宽度与预埋管布置图尺寸相适应的沟槽,
并采用打夯设备将沟槽底土体夯实后进行。镀锌钢管两端与电缆槽井
相连,电缆槽井采用现浇 C25 钢筋混凝土,内净空:长×宽×深一般
为1.0m×0.8m×0.3m。电力电缆槽井尽量在埋设过轨钢管的同时施工。
当不能同时施工,安装过轨钢管时,采用胶布等将管口封闭,对两端
做好保护措施,防止泥水等杂物进入。
4.1.2、通信、信号过轨
从路基中过轨的通信、信号电缆,采用镀锌钢管防护,镀锌钢管
外径不大于110mm,过轨钢管的顶面距轨顶面 997mm,过轨镀锌钢管与
路基两侧手孔连接。通信、信号过轨在施工到埋设位置标高上10cm 后,
采用小型机械开挖。通信、信号手孔一般采用 C25 钢筋混凝土,内净
空尺寸长×宽×深一般为1.5m×1.0m×0.55m。
4.1.3、接触网回流过轨
接触网回流地线过轨设置于接触网立柱位置,与接触网支柱基础的
距离 1.5m,过轨管道埋设标高位置:管道顶面距钢轨面 997mm,两端
与手孔相连,同时应对通信、信号电缆槽中的电缆采用防磁屏蔽措施。
接触网回流地线过轨设置应避开线间集水井的设置位置。
所有过轨管道埋设时,管道内应预留两根铁丝。
路堤段的过轨管道在填筑至预埋过轨管道顶面标高时停止填筑,
采用人工挖槽的方法挖出与预埋管径相匹配的 U 型槽后埋设过轨钢管
并回填至填筑面,用小型打夯机在管道两侧夯实;路堑地段的过轨管
道埋设结合地基处理、基床底层施工过程的同时进行,过轨管道埋设
完成后应记录其埋设位置的精确里程以便在切割手孔施工时能准确的
定位。
4.2、电缆沟、槽及手孔
4.2.1 通信、信号电缆槽
通信、信号电缆槽设置于线路两侧的路肩上,其槽身为 C25 钢筋
混凝土,上盖 C25 钢筋混凝土盖板,通信和信号合为一槽,其间沿线
路方向每隔0.5 米预埋一根φ8mm 的镀锌钢筋分隔成通信槽和信号槽,
电缆槽外廓宽度为 0.7m,通信槽内净宽0.2m,信号槽内净宽0.3m,槽
内净高 0.3m,通信槽设于外侧,信号槽设于内侧,槽内夯填中粗砂,
采用侧向排水,于外侧壁底部 5m 预留一个φ10mmPVC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