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材教法培训教材.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本课题的教学可采用学生自学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形成几个共识,即“水资源丰富而又短缺”“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污染”。另外由于本课题的实践性很强,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组织教学。 教学建议 教学环节可设计为: 1.课前准备。布置调查内容,收集资料: (1)家庭用水情况及节水措施; (2)本地区水资源状况; (3)水污染程度和来源及现有的防治措施等等。 2.课堂教学,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自学。 3.汇报交流。 课题2 水的净化 知识点: 1.纯水、软水、硬水等概念知识。 2.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1.以生活化或趣味化的问题引入课题。例如,“混有泥沙和菜叶的污水和纯净的水有什么区别?”如何净化河水、井水、湖水等含有杂质的天然水以供我们饮用呢? 2.利用图示介绍城市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的。水净化要解决的三个主要问题是:除去不溶性杂质、除去可溶性杂质、出去有毒物质和病原微生物。(展示自来水厂净化水过程) 教学建议 3.重点讲解过滤器的组装和过滤的注意事项,然后由学生完成过滤实验。重点是让学生探究滤纸的叠放和倾液的操作。围绕“如果通过过滤得到的滤液仍然浑浊,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怎么处理?”“日常生活中还可以采用什么物品代替实验室中的过滤器来过滤液体,得到较纯净的水?”等问题展开讨论。 4.结合实验讲解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 本节课可以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从化学的视角出发认识生活中的水,了解水的净化方法。让学生多联系生活、多做社会调查,从而理解保护水资源、珍惜水资源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对社会负责的意识,同时使学生在化学知识的学习中进一步体会到化学对改善我们生活的重要性,体会化学知识的价值。 课题3 水的组成 知识点: 1.认识水的组成; 2.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 。 1.利用教材中有关水组成发现史的资料提出相关问题。例如,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水是否由一种元素组成?引入本课题。 2.通过氢气燃烧的实验和讨论了解氢气的性质,并学习氢气的验纯方法,为后面探究水的组成打基础。 3.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巩固氧气的检验,练习氢气的验纯,分析实验现象,并在此基础上推断水的组成。水在通电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教学建议 4.介绍根据精确的实验测定可知:水可表示为H2O。也可根据学生的水平,设计活动确定水的化学式:由水电解产生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氢气与氧气的密度计算出两种元素的质量比,再由两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计算出水中氢、氧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根据水的相对分子质量,确定水的化学式为H2O。 5.可以通过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水分解得到氢气和氧气等事实,进一步认识化学反应中参与反应的元素种类不变的结论。 6.通过分析物质的元素组成得出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可从前面接触的几种纯净物的符号入手,分析物质的组成元素,得出单质、化合物、氧化物,注意区别氧化物与含氧化合物。 7.通过复习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区别化合物与混合物。在进一步强调的同时,复习物质的分类,随后让学生应用概念将常见物质进行分类。 关于水的组成的探究实验,除了让学生掌握实验本身的一些知识,更应该引导学生从元素的观点看化学变化,初步认识化学反应的一个特点——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无变化,同时也可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在现象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讨论,达到培养观察、分析能力和启迪思维的作用。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 知识点: 1.化学式的含义 2.化合价 3.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本课题内容都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今后化学学习的必备基础。在此前的学习中,学生不仅学习了元素、元素符号,而且已经累积认识了不少物质的“化学符号”,在这里刚刚学过水的组成之后,以其“化学符号”引出化学式水到渠成。接下来关于化学式教材主要讲了三点:一是强调化学式的特点——每种物质只有一个化学式;二是厘清其含义;三是明确其写法和读法。 教学建议 本课题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从整体上看,本节课的处理应弱化概念,强化应用,在应用中进一步理解概念。为防止学生出现分化,要设计好教学环节,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抓好每一个环节的落实。要设计多样化的活动形式,防止千篇一律地进行机械化训练,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在想一想、议一议、讲一讲、做一做的多样化活动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教材中没有用概念的方式给出元素的化合价,但要讲清楚为什么要学习元素的化合价,让学生认识学习化合价的重要性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