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学校(冬春季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PPT.ppt

发布:2018-01-10约4千字共5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水 痘 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自发病前1~2天至皮疹干燥结痂为止均有传染性 主要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染; 传染性很强,在集体机构中接触后易感者80%~90%发病,因此必须严密隔离至全部水痘疱疹结痂、痂皮干燥后或不少于病后2周; 一次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再次得病者极少。 水 痘 皮疹出现前24小时可呈现前驱症状 如低热 不适 厌食等 皮疹特点: ①分批出现,初为红色斑疹或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清亮小水疱、周围有红晕、无脐眼,24h后水疱内容物变浑浊且易破溃,持续3~4天后迅速结痂。在疾病高峰期可见到丘疹新旧水疱和结痂同时存在 水 痘 ②皮疹呈向心性分布,易见于皮肤受压或易受刺激处,躯干先出现,波及面部头皮,四肢远端较少,伴瘙痒感 ③皮疹可出现在口腔粘膜、生殖器等处,易破溃形成浅溃疡 水痘 并发症: 皮肤损伤继发细菌感染,可能引起败血症;中枢神经系统以脑炎多见; 围产期感染:分娩前5天和分娩后2天内孕妇水痘发作使出生的大多数婴儿感染水痘而且病死率可高达30%。 患者应隔离至全部疱疹干燥结痂为止。 在集体机构中对接触病人的易感者应留验3周(可自接触后第11天起观察) 被病人呼吸道分泌物或皮疹内容物污染的被服和用具,用通风、紫外线照射、曝晒、煮沸等方法消毒。 凡没有患过水痘的婴儿儿童少年和成人接受VZV疫苗预防水痘的措施。 水 痘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引起 多发生于婴幼儿 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手足口病 潜伏期为2~7天 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流行期间,患者为主要传染源。 患者在发病急性期可自咽部排出病毒 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溢出;病后数周,患者仍可自从粪便中排出病毒。 手足口病 以密切接触传播为主。 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 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 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 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是造成传播的原因之一 手足口病 急性起病、发热为主,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 疱疹米粒大小、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 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疼痛明显 手掌或脚掌部出现疱疹,臀部或膝盖偶可受累; 春季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 坪山区博明学校 安全办 2017年02月17日 学校 —— 一个特殊的场所 人群密集、高度集中的地方 相互之间密切接触 卫生习惯的影响与形成 “社会 —— 家庭 ——学校” 循环的重要环节 学生—— 一个特殊的人群 儿童、青少年正值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 免疫功能不完善,抵抗力弱 重点保护的人群 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和希望! 学校多发的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水痘、麻疹 腮腺炎、流脑、风疹、结核病 肠道传染病 手足口病、感染性腹泻(诺如等)、痢疾、伤寒 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病毒性肝炎、霍乱 其他 登革热、疟疾 一、春季疾病预防常识 3、注意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充足睡眠能消除疲劳,调节人体各种机能,增强免疫力。 4、增加营养。补充营养,适当增加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 5、加强锻炼,增强体质。体育锻炼可增强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 一、春季疾病预防常识 6、讲究卫生。加强个人卫生和个人防护。 7、免疫预防。流行季节前可进行相应的预防接种,如流感、肺炎、麻疹、流脑、水痘等疫苗。 8、早发现、早治疗。出现呼吸道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切忌不当回事,更不要自己胡乱吃药 二、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有病原体 有传染性 有流行性、季节性 有免疫性   二、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传染病发生的三个要素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者   二、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传染源 大多数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及病原携带者。 二、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传播方式有    空气飞沫传播 饮食传播 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虫媒传播 医源性传播 垂直传播 二、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易感者 儿童、老人和免疫力低下者是传染病的易感者。 通过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如流感、水痘、麻腮风等疫苗),可降低人群中感染传染病的易感率。 三、如何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搞好家庭环境卫生,保持室内和周围环境清洁。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随地吐痰,勤洗手。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喝水、不吸烟、不酗酒。 ★经常锻炼身体,保持均衡饮食,注意劳逸结合,提高自身抗病能力。 ★要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避免着凉。 三、如何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儿童、老年人、体弱者和慢性病患者应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如果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