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是宋词婉约派大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李清照是宋词婉约派大家。她的词于苏豪、柳俗、周律之外别树一帜,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逸思,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优美,故名噪一时,号为“易安体”。特定的历史条件促成了“易安体”神“愁”形“瘦”而以清新奇隽出之的艺术特征。“易安体”既保持了南唐以来抒情词的传统词风,又创造了以时代悲剧为背景的、表现作者个人的深沉感受和巨大不幸的艺术风格。
目录
词风特点
以寻常语入词
格调凄婉悲怆
倜傥有丈夫气
艺术特色
创作实践
协音律
文雅
浑成
铺叙
典重
情致
故实
词风特点
以寻常语入词
格调凄婉悲怆
倜傥有丈夫气
艺术特色
创作实践
协音律
文雅
浑成
铺叙
典重
情致
故实
展开
编辑本段词风特点
??
李清照词意图
以寻常语入词
以寻常语入词是“易安体”最为突出的特点之一。李清照在她的《词论》中力主词“别是一家”,竭力维护词作为一种独立文体的本色,而她作词也严守此道。她不追求辞藻华美,也不刻意熔铸前人诗句,而是大量使用从口语中加工提炼的、明白省净而富有表现力的寻常语言,来明明白白表述自己的真情实感,从而使词作自然清丽,极富情味。
格调凄婉悲怆
李清照十八岁出嫁赵明诚。优越的家庭条件,加上对金石书画鉴赏收藏的志趣相投,他们的婚后生活非常美满。当时北宋虽然在金朝的压制下,但社会政治尚且稳定,这对李清照平静地优游于浓郁的学术和艺术氛围中的生活影响不是很大,而其前期的词,也主要多以空灵飞动的女性笔触自写闺阁心情。
倜傥有丈夫气
李清照既然是个女词人,她的易安体自然未能摆脱闺阁之气,但这决不能视同一般的“闺阁词”。沈曾植《菌阁琐谈》就说“易安倜傥,有丈夫气,乃闺阁中之苏、辛,非秦、柳也”⑤。这个评价指出了蕴藏在李清照闺阁风姿中的特殊气质。李易安的倜傥有丈夫气,从她的许多言行举止中就可以看出。她的《乌江》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忧国之念,恢复之志,不下陆游《诗愤》,显示其性格刚烈一面。
??
李清照词意图
在词中,词人通过神奇瑰丽的想象,把自己置身于广袤无垠的太空,不顾“路长”“日暮”,在九万里风的推动下,泠然作海外行。反应了李清照不满现状,要求打破沉闷狭小生活空间的愿望。虽然词中没有出现象《乌江》诗的直语豪言,但我们能感受到李易安不逊须眉的那份飒爽豪气,梁启超就说“此绝似苏、辛派”(《艺蘅馆词选》乙卷)⑥。
易安体以其特有的细腻纤巧写闺情词而有丈夫气,在宋代词苑中,独树一帜,自名一家,并对两宋词的发展有其特殊贡献。它的语言通俗易懂,音律明白流畅;她的后期词,则深深打着鲜明的时代烙印,加上与其个人的艺术独创性完美统一,使传统的词风得到充实和改造,深深影响了后代词人。
编辑本段艺术特色
??
李清照词意图
一.用通俗易懂的文学语言和明白流畅的音律声调作词。以寻常语度入音律是易安体最突出的特点,所作词无一字不协律,而且能“化俗为雅”。如《一剪梅》“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能够把浅俗的文字,组成极清新鲜丽的词句,以寻常语创造了不寻常的意境。“易安体”的一个显著特色是善用浅俗语,明白如话而清新工巧。 易安体
二.“易安体”融入了家国兴亡的深悲巨痛,同时又不失婉约词的本色,具有凄婉悲怆的格调。如《春晚》“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的后期词,多这种愁苦之作,情调入于凄壮悲伤一途,发展了传统的婉约词。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相融合,是“易安体”的特殊格调,令人凄怆欲绝。
三.“易安体”倜傥有丈夫气,如《渔家傲》。“易安体”不同于一般婉约词的地方,是温婉中透出刚健、洒脱。[1]
编辑本段创作实践
??
李清照词意图
在创作实践中,李清照对诗词作了明确分工,她把有关时事政治、咏史怀古之类的题材吟之于诗,而把生活中个人的悲欢离合、惜春悲秋之类的感受赋之于词。在音律、内容和表现艺术方面,李清照的创作实践也体现了“词别是一家“的理论主张。
协音律
第一、易安体的协音律
强调词必须协音律,亦即强调词是音乐文学。在《词论》中,李清照开始先讲了一个李八郎曲江歌唱的故事,以此来说明音乐的力量,进而说明歌词所具歌唱性、音乐美的特点和魅力。然后谈到柳永“变旧声作新声”时能“协音律”,而苏轼等人和王安石、曾巩的不“知”词,正是因为不协音律,取消了词体独立性,把词写成了“句读不葺之诗”。她在《词论》中说:“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五音,指发声部位唇、舌、齿、牙、喉;五声,指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六律,音乐的十二律,相当于键盘乐器的十二音键,分阴阳,阴六为吕,阳六为律。以六律代十二律,即黄钟、太蔟、姑洗、蕤宾、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