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穿刺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癌的护理效果.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经皮穿刺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癌的护理效果
刘娟娟 杜保霞 古丽娜?阿黑
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 830002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经皮穿刺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癌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7月收治的56例经皮穿刺肝动脉栓塞化疗的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lt;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综合护理能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肝动脉;常规护理;综合护理
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较高,占我国恶性肿瘤第2位,每年死亡人数约20万。随着影像医学的发展,导引穿刺术及导管技术的提高[1],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已成为治疗肝癌的重要手段。但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患者容易发生恶心、发热、腹痛等一系列不良反应,甚至并发异位栓塞、出血等并发症,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56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经皮穿刺进行肝动脉换料栓塞术治疗肝癌的护理效果,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7月收治的经皮穿刺肝动脉栓塞化疗肝癌患者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28例,其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43~71岁,平均年龄(55.3plusmn;2.5)岁;转移性肝癌15例,原发性肝癌13例。观察组28例,其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41~73岁,平均年龄(56.2plusmn;2.3)岁;转移性肝癌13例,原发性肝癌1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Pgt;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心电图、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及凝血功能等检查,若患者过度紧张可给予地西泮镇静[2],注意术前禁饮、禁食。
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具体如下:
1.2.1术前护理
术前肝癌患者通常会产生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影响手术成功率。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交流沟通,讲解肝动脉栓塞化疗的相关知识,使其了解手术的安全性,打消患者恐惧心理,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信任医生,以提高手术疗效及改善预后。
1.2.2术中护理
术中护理人员应配合医生,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若发现患者身体发生异常应立即报告医生,以便及时进行处理,如发现患者呕吐,应立即清理,防止患者发生窒息。
1.2.3术后护理
术后患者通常会发生恶心、厌食、呕吐及腹痛等胃肠道反应,故护理人员不仅要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还需指导家属在患者呕吐时将其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出现误吸,若患者呕吐叫严重,应及时禁食处理,同时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患者术后食物以半流质为主,于术后2d给予,并提倡患者多饮水。若患者术后发热,应给予物理降温,必要时可给予非甾体类药物治疗,若发现患者体温下降,则注意给患者保暖[3]。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患者的并发症主要有肾衰竭、消化道出血、肿瘤破裂等,进行比较分析。术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比较满意及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比较满意)/总例数times;100%。
1.4统计学分析
我院采用SPSS17.0软件来进行统计学分析。以(?xplusmn;s)表示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用率表示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Plt;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并发症比较
所有患者分别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出现肾衰竭1例,消化道出血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1%;对照组患者出现肾衰竭2例,消化道出血3例,肿瘤破裂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1.4%,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lt;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满意度比较
所有患者分别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lt;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癌已得到临床的广泛应用,但术后并发症较多,故护理方法显得至关重要。综合护理属于一类全方位护理模式,术前给予患者心理疏导,打消患者的恐惧心理,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治疗效果。还需要护理人员具有熟练的护理技术及高度的责任感,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协助医生顺利完成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能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综上所述,采用综合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及患者生活质量???故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显示全部